手機APP觀察睡眠 作息足跡看品質

張朝瑋 2019/04/01 14:26 點閱 14930 次
國衛院林煜軒團隊成功透過新研發的App「作息足跡」證實,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周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photo by Google商店)
國衛院林煜軒團隊成功透過新研發的App「作息足跡」證實,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周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photo by Google商店)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過去醫學上長期存在使用手機會影響睡眠週期及長度的論述,然對學界和醫界而言,要在自然狀態下長期記錄每天個人睡眠時間,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1日宣布,開發了能自動記錄使用者手機使用與睡眠時間的App「作息足跡」,成功突破此項研究難題,並透過此手機App確立了過去在睡前使用手機的確會影響睡眠品質的論點。

國衛院表示,國際許多研究文獻指出,光線是生理時鐘的重要影響因子,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曾指出,不規律的睡眠作息會增加罹患生理、心理疾病的風險。醫學界也長期存在使用手機會影響睡眠週期及長度的論點,但缺乏紮實證據。

對此,國衛院林煜軒團隊成功透過新研發的App「作息足跡」證實,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周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研究指出,每使用1小時的手機,就會延後入睡時間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的睡眠時間。而睡前使用手機時間雖僅佔全天使用時間14.3%,然而對睡眠週期延後的影響力,卻佔整天手機光源曝露的44%。

林煜軒表示,「作息足跡」APP記錄作息及睡眠時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主動使用」(例如打開手機、滑手機、撥打電話等)及「被動使用」(例如接聽電話、收到簡訊等)的分類演算法,從中過濾出每天使用手機比較不活躍的時間點,用以推估睡眠時間,可更精確的計算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時間的影響。比起個人主觀陳述或填寫量表,具有更客觀之記錄準確性。國衛院期望此App在睡眠醫學、精神醫學等領域的臨床醫學診斷上,能成為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