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神學沙龍】從保護海獅 談同理心三面向(郭怡君)

郭怡君 2019/03/11 15:45 點閱 5608 次
單一的海獅襲擊事件,卻隱含不為人知的原因(photo by pixabay)
單一的海獅襲擊事件,卻隱含不為人知的原因(photo by pixabay)

最近注意到加拿大網友發布的一部影片,影片中漁民手持火藥往海裡面的海獅群扔,火藥在海上爆炸後,海獅群翻身隱沒海中。加國漁業海洋部(DFO)表示,騷擾海豹、海獅與其他海洋哺乳類動物,包括使用像炸彈等聲學威懾裝置,都屬違法行為,已介入此案調查。

天生喜歡欺負動物?

影片主角威嚇野生動物,加上據該報導稱主角發出了「喀喀笑聲」,讓人覺得他無良沒品,幸災樂禍。影片發布後引起不良觀感,撻伐的聲浪此起彼落。乍看之下,這是一則報導漁民虐待動物的新聞,但是深入瞭解後,似乎虐待動物不是故事的全貌。

筆者碩士論文曾研究某社區小孩童年的自然行為,研究發現,小孩普遍有不少虐待動物的童年經驗,像是砍斷螞蟻的腳、拔掉蝴蝶翅膀、拿膠水和立可白塗螞蟻等行為,還有更具創意的,有人把蠶寶寶軟禁於自動筆裡面。

這些行為細究起來,是未經思索的探索?是為了惡而惡?有的人看見跛腳的螞蟻覺得可憐就不玩了,有人卻樂此不疲。

人性本惡

奧古斯丁《懺悔錄》記載了他年少時結夥偷光鄰家樹上的梨子丟給豬吃,只為取樂。他向上帝傾訴:「主啊,你知道我的內心,我犯罪不為別的,只是為了罪的本身。」可是人雖有惡,也有善性。神經科學家把同理心分為三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就是情緒同理心,也就是能夠依照他人的行為狀態來體會對方感覺。網民認為漁民在虐待海獅,可能是因為聽見爆破聲,看見海獅逃竄,又聽見漁民「喀喀笑聲」,因此同理了海獅,並且在網路上謾罵漁民伸張正義。

海面下的冰山

然而除了情緒同理,第二個面向是認知同理心,是思考並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這需要藉由認真的理解,以產生更細膩的反應;第三個面向則是同理關懷,或稱慈悲心,使人有動機去紓解他人的苦難。

回到加拿大漁民丟炸彈的事件本身,經過仔細看臉書社團Pacific Balance Pinniped Society原文和影片的討論,發現是由於海獅撕咬漁民,以及對漁船與漁業造成的威脅,才使得漁民視驅趕海獅為當務之急。

被輿論攻擊的漁民也正面呼籲,請政府除了保護海獅,應保護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看到被轟炸無辜逃竄的海獅固然很難過,認知到漁民工作的背景,也能同理他們的危險和辛苦。

如何能紓解海獅和漁民的苦難,讓漁民與海獅和諧共存,成為了這個新聞最大的意義。聖經《詩篇》中詩人感嘆慈愛信實的上帝公義好像高山,判斷如同深淵,人民、牲畜祂都救護。

我們多麽需要這樣的愛心和智慧!回頭再聽影片裡面的「喀喀笑聲」,和隨後他說:「wow, that was awesome.」突然又覺得其實並不那麼邪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