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蛋蛋哀愁(李武忠)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9/02/25 16:01 點閱 4063 次
雞蛋是民生所需,政府須多加把關(photo by 影片截圖)
雞蛋是民生所需,政府須多加把關(photo by 影片截圖)

去年底國內消費者及早餐店已經感受到缺蛋的慘況,且蛋價持續飆高創下20年來新高,但是主管部門卻一再強調沒有缺蛋困擾,要消費者不必恐慌。直到民怨高漲後,政府才緊急啟動美、日雞蛋進口、「老母雞延役」及「南蛋北送」等措施來紓解蛋荒。

官員無感

這樣危機處理的速度和官員的態度,再度傷害到民眾對蔡政府的信賴,畢竟雞蛋價格和供需對官員或許是小事,但是對多數民眾則是日常生活的大事,當前農業施政確實出了問題,造成產銷失衡依舊嚴重。蔡總統除了關注選舉動態外,更應該督促官員顧好民眾的生計。

此次蛋荒原因,坊間盛傳係因2017年種雞場疫苗出狀況導致小雞感染馬立克病毒死亡率高,接著發生823水災所致。有專家率先於平面媒體投書提出質疑,經國內某家媒體深入追蹤報導指出供需失衡的源頭,是台灣史上首次「產蛋種雞場」出大包並指農委會防檢局全無掌握。

疫苗失敗影響

對此農委會主動召開記者會澄清,否認疫苗接種失敗是這波缺蛋主因,並認為823水災災情、芬普尼事件減用藥防治、中南部溫差大、液蛋製作搶帶殼蛋等,才是這波量缺價揚主因(未提供具體事證),還找來中興大學獸醫學者背書。

只是這樣的回應(包括疫苗失敗影響),缺乏具體的事證能否平息外界的質疑,還有待後續觀察。農委會既然宣稱對國內養雞動態有充分掌握,就應該公布近兩年國內雞隻受到馬立克病毒感染的實際狀況及死亡數據,供外界檢驗,而不是反過來要求報導媒體提出相關事證。

遺憾的是,近年來國內農漁業出了這麼多的問題,政府諸多措施引發民怨,國內相關學者專家或迫於研究補助計畫的申請,不願得罪當道;或選擇沉默,沒有與農漁民站在一起,為他們發聲,也沒有提出專業建言。農漁民逼不得已只好自己站出來,上電視政論節目表達心酸,控訴政府錯誤的施政以及官員的不當言行。

施政不接地氣

農政機關口口聲聲對農產動態有充分掌握,卻發生民眾有可能吃不到蛋、或吃到毒蛋的窘境。從水果及蔬菜生產過剩價格崩跌到蛋荒及毒蛋再度發生來源依舊不明,照映出蔡政府農業施政的荒腔走板以及官員的難接地氣。台灣近二十年來共進行了「童子軍治國」、「學者治國」到「文青治國」的試驗,均已失敗收場。

國家領導人雖有更換,但都未給台灣人民帶來幸福感,追根究柢,在於台灣人民對政治明星的盲目崇拜,才會一再失望。近年來政府在農產品產銷調節表現荒腔走板,不但農民辛苦生產血本無歸,消費者也多所怨言。對於連雞蛋都管不好的政府,2020大選民眾或許會給執政黨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