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蔣濬浩台北報導】在靜修女中合唱團悠揚的歌聲中,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於14日正式開幕!北市府團隊及多位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後代亦出席支持,文化局表示,展館中不僅保留了全台僅存的拘留室與水牢,更展出許多當時的藝術作品,期待民眾透過參訪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新文化運動時期,台灣人民對於知識的追求象徵民眾對自主的渴望。1920 至 1930 年代在日本殖民下,當時知識份子進行請願活動,讓普羅大眾接觸到近代文明知識,進而使「台灣人」的輪廓逐漸清晰,也為台灣催生許多雋永的藝術作品,而位居大稻埕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是紀錄過去新文化運動時期作品最完整的博物館。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鍾永豐表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於1933年落成,並於2014年開始修復,讓民眾得以與古蹟對話。鍾永豐指出,紀念館原為「台北北警察署」,為日治時期象徵統治威權的建築,戰後由台北警察局接管,直至2014 年文化局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決議,對博物館進行修復,並保留全台僅存的扇形拘留室與水牢,讓古蹟得以自身面貌呈現給民眾。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4日起開展供民眾免費參觀。1 樓的《黃金年代的光與影》為常設展,展示出當時知識份子對於台灣困境反思與作為,並整理林獻堂、蔣渭水等先賢們為爭取自由平等所做出的努力;2 樓《大覺醒時代》特展,則分就新文學、新戲劇、新音樂與新美術等四大面向,介紹彼時的藝術家與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