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秀機器人技術 仿生手更細膩

蔡岳宏 2018/08/29 14:42 點閱 28659 次
總統蔡英文巡場時與工研院的行動機器人揮手。(photo by 工研院)
總統蔡英文巡場時與工研院的行動機器人揮手。(photo by 工研院)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台北報導】工研院賦予行動式手臂機器人仿生手臂,能夠細膩抓取不規則形狀和軟硬的物體!2018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29日登場,工研院大秀首度結合仿生手掌的行動式機器人、國產化驅控整合協作型手臂,以及精度0.25mm的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等12項機器人關鍵技術。工研院智慧機器人技術組長游鴻修指出,協作型手臂長研發時間長達3年時間,特點是機器人可與人協同工作,操作更精準。

「依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全球服役中工業機器人去年首度突破200萬台而達205萬台,預估2020年全球將有300萬台工業機器人投入工廠產線。」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於發表會上表示,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37萬台,比去年成長18%,2019年可達43萬台,2020年可望挑戰年產量50萬台大關。對此,工研院與大同、友達光電、漢翔航空等14家廠商合作,期望提升技術與產業接軌。

工研院研發的「行動式手臂機器人系統」,首度以機器仿生手掌取代一般夾具,過往夾具僅能抓取特定外型、硬度較高的物品,仿生手掌則讓機器人能做出擊掌、抓取軟性物品等細膩動作,總統蔡英文巡場時也開心地與行動機器人揮手。

「『國產化驅控整合協作型手臂』重複精度達±0.02mm,優於國際上協作型手臂9倍,且機器人重量為10.6公斤約等同12個月的嬰兒,卻可舉起本體重量一半左右的5公斤物品。」游鴻修表示,被稱為小小大力士之稱的協作型手臂,具高精度、輕量化及模組化及驅控合一等優點,馬達、減速機、驅動器及控制器都是工研院自主設計開發。

工研院也與知名航空製造商漢翔航空合作,研發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協助國內航太產業跨越加工精度±0.25mm高門檻,且相較國外機器人加工系統,成本下降50%以上。另外,與上銀科技合作製造的CPS研磨拋光機器人2.0,透過自動程式修正研磨拋光路徑,可縮短99%的傳統機器手臂研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