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蛋雞脂肪肝 學者:人肝潛力大

王慶宇 2018/08/08 13:02 點閱 13889 次
台灣大學動物科技學系丁詩同教授(右)的研究發現,肝臟血液中的生物標記能夠協助早期脂肪肝的監控,因此可望革新人類肝臟疾病的預防。(photo by 王慶宇/台灣醒報)
台灣大學動物科技學系丁詩同教授(右)的研究發現,肝臟血液中的生物標記能夠協助早期脂肪肝的監控,因此可望革新人類肝臟疾病的預防。(photo by 王慶宇/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王慶宇台北報導】台灣學者發現雞肝血液的生物標記有望套用在人類早期脂肪肝檢測!台大動科系丁詩同教授的團隊表示,在分析雞隻血液生物標記,並在飼料中添加甜菜鹼或DHA後發現,能有效減緩脂肪肝並提高生產力。丁教授也指出,相同概念應能用於人類早期脂肪肝檢測。

為了找出蛋雞生產效率不彰的原因,台大動科系丁詩同教授、台大生技所蔡孟勳教授和中研院陳玉如所長跨界合作發現,脂肪肝是主因。丁教授指出,蛋雞產蛋的過程會在肝臟自然堆積脂肪。儘管該過程有利於產蛋,但全台平均5-10%的蛋雞會因為過度脂肪肝而停產,部分雞隻甚至會因為出血性脂肪肝而驟死。

若以全台約4千萬隻雞,每年會生產75億顆蛋來計算,5-10%的蛋雞若無法生產,代表台灣每年恐因脂肪肝損失最高7.5億顆蛋,影響甚鉅。丁教授的團隊透過長期追蹤與分析血液中的生物標記,發現AACS, DPP4, GST與GLUK等四個生物標記會隨著脂肪累積程度的不同而有明顯變化。

為了解決脂肪肝的問題,丁教授的團隊也在實驗後發現,只要在蛋雞的飼料中添加300-900 ppm的甜菜鹼或1%的DHA並持續服用,3個月後就可以看到顯著的效果,延長蛋雞的生產週期。丁教授表示,他們的團隊除了甜菜鹼與DHA外,也正在開發其他添加成分,希望能找出其他能控制脂肪肝的成分。

丁教授進一步指出,目前人類的肝功能指數檢測,要等到肝臟細胞破裂之後才能偵測到明顯變化。但如果學界能透過檢測人類血液生物標記的方式,來檢查肝的健康情形,就能提早發現脂肪肝的形成,不用等到肝臟纖維化,才進行補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