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維梅爾」藉古諷今 道不完偽畫者心聲(胡幼鳳)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18/08/07 12:31 點閱 2580 次
編導集於一身的魯道夫設計米格倫對於藝評家之妻子(一位女演員,身份符合米格倫娶的第二任妻子)驚為天人,狂熱追求(photo by 奇摩電影)
編導集於一身的魯道夫設計米格倫對於藝評家之妻子(一位女演員,身份符合米格倫娶的第二任妻子)驚為天人,狂熱追求(photo by 奇摩電影)

當藝術品在拍賣會不斷炒出天價的21世紀,大部份的人都不再相信「藝術是無價」的鬼話。「畫家的畫值錢,而死去畫家的畫更值錢。」已經成為常識,而誰能使這些藝術品更值錢答案,就是藝評家和藝品買賣商的聯手吹捧。<真假維梅爾>是導演魯道夫范登貝治將世紀偽畫騙局,以真人實事改編成電影,藉古諷今之作。

戴珍珠耳環女孩

藝術家與藝評家本是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生前不得志的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尼斯維梅爾,他寫實的畫風和獨特的筆觸未受當代青睞,48歲沒沒無聞而死,遺下十一個孩子和妻子,相當悲慘,他的作品不到四十幅,但死後兩百年,1860年他被法國藝評家Théophile Thoré發掘,一經品題,洛陽紙貴,被視為荷蘭國寶級畫家,博物館爭相蒐藏。

他著名的「戴著珍珠耳環的女孩」更是被視為瑰寶。他的畫作在二次大戰炒到顛峰,賣出當時的最高價,也爆出了史上最轟動的偽畫騙局。

米格倫的報復

「真假維梅爾」片頭就暗示了畫家的報復心態,而劇情敘述懷才不遇的畫家米格倫為何成為一位偽造名畫家作品的人? 並以通俗的三角戀為切入點。

編導集於一身的魯道夫設計米格倫對於藝評家之妻子驚為天人,狂熱追求,使原本頗欣賞他畫風的藝評家翻臉,指稱他畫風類似林布蘭,批他老派、缺乏原創,而使米格倫心灰意冷。

為報復藝評家對他的不公與苛評,他花了四年鑽研古畫由新變舊的技術,又花了近六年仿十七世紀荷蘭當代畫家的畫風及維梅爾的特色,以假亂真,一心想打臉權威藝評家,他操刀的「耶穌與門徒在以馬忤斯的午餐」刻意模仿維梅爾早期宗教畫時期的作品並融入義大利畫家的畫風。

藝評界的「教皇」亞伯拉罕布列迪斯一直認為維梅爾早期曾受義大利畫家影響,而米格倫的偽作正投合了他的說法,因此一拍即合,當一位律師受託找他鑑定時,他特別專文推荐,盛讚這是「維梅爾至今未為人知的最好的傑作,是維梅爾對聖經故事最好的詮釋,如此高貴地用最高的藝術呈現」。有了藝評家的背書,這幅畫賣出了當時畫家的最高價160萬荷蘭盾。

世紀騙局成經典

米格倫報復了原本對他不公的權威藝評家,但卻打消了原本藉此打臉藝評家的計畫,並藉偽畫大賺不義之財。希特勒喜歡藝術,德軍鐵蹄所到之處巧取豪奪各地藝術珍寶進貢,米格倫以高價賣出維梅爾的畫給德軍統帥戈林,這使他在二戰結束後,因為把國寶賣給納粹,犯了「叛國通敵」的死罪被捕。

為免死罪他坦承偽造維梅爾的畫,但藝評家不相信自己會看走眼,法官也無法相信他的能耐,最後公費租房讓他作畫,他以絕佳的畫工再畫出維梅爾風格的畫作,証實所言不虛,最後竟翻轉「叛國賊」的罪名,成為以維梅爾畫作交換兩百幅被戈林掠奪的荷蘭畫家原作的「愛國英雄」。

這樁維梅爾偽畫的世紀騙局,使米格倫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偽畫家。但這段歷史並不是電影的重點。

三角戀劇情牽強

以紀錄片見長的編導魯道夫范登貝治,刻意將畫家與藝評家的關係形成尖銳對立,甚至強調米格倫與藝評家老婆的曖昧不倫,是與藝評家之間結怨的原因。這些情節舖排讓劇情更戲劇化,不過根據相關文獻記載,真實人生中原本米格倫要報復的藝評家,並非他後來娶的第二任老婆的藝評家前夫C.H. de Boer,而是當時頂尖的藝評家布列迪斯。

編導營造畫家報復藝評家為故事核心,用通俗的三角戀關係來帶動劇情,有些看來有點牽強,且對於藝評家的內心世界完全忽略。而片中編排米格倫在創作「耶穌與門徒在以馬忤斯的午餐」時,其中耶穌的頭像,是依據心儀的藝評家之妻的畫作改變,其實米格倫只承認過他在偽造維梅爾畫的「最後的晚餐」時,用「戴著珍珠耳環的女孩」的女孩的頭,畫成施洗者聖約翰的臉。

有興趣以虛實對照來研究這樁世紀奇案的人,可能不滿足於片尾僅以米格倫受審的紀錄片做為交待,但不妨藉此片對這位比維梅爾更維梅爾的畫家,有個初步的認識,其實後世出了不少研究米格倫的研究專書,不是一部電影可以道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