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骨牌效應 專家:外交進退兩難

譚有勝 2018/05/03 20:43 點閱 11789 次
學者認為,中共有否決權,台灣不可能正名入聯,政府應提升與大國的經貿、軍事等實質關係才踏實。 (photo by Wikimedia)
學者認為,中共有否決權,台灣不可能正名入聯,政府應提升與大國的經貿、軍事等實質關係才踏實。 (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專訪】多明尼加共和國政府無預警與中國建交,令人擔憂骨牌效應。但許多獨派認為,台灣不妨以「獨立公投,正名入聯」來作為拓展國際空間的起點。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受訪時直言,中共在聯合國有否決權,台灣不可能入聯,政府應提升與大國的經貿、軍事等實質關係才踏實。政大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湯紹成說,邦交國是國際認可主權國家的方式之一,沒有邦交國便談不上主權,政府必須承認九二共識,才能穩住邦交國。

美、中絕對強力反對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受訪時表示,台灣加入聯合國幾乎不可能。他指出,這次多明尼加與我國斷交引起恐慌,但擁有邦交國不一定對我國的國際地位有正面效應,且我國目前19個邦交國人口加起來只有5000多萬,佔全世界人口不到1%,「99%的人都不認可我們,我們不也是活得好好的嗎?」

林濁水說,邦交國不斷與我斷交,反映出我國應該調整策略。他說,政府的目標不應該只顧保護幾個邦交國,而是要厚實國力,跟現有的大國提高「實質關係」。他舉例,如果我們和美國沒有軍售關係,我國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政府應嘗試與大國建立更多實質關係,才能提高國際空間。

綠委:台灣相當被動

立委王定宇也指出,中國打壓台灣,可讓台灣反省:「外交的努力是否該執著於邦交國的數字?」他主張,台灣應該採取更靈活的策略,除了邦交國,更要努力跟國際相同理念的主要大國互惠互動,更靈活的參與國際組織,終極目標是讓台灣立足於國際。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感歎,這次斷交事件對我國最大的衝擊在於感受到被多明尼加背叛。多明尼加拿了錢還是要和我國斷交,人民體認到中國打壓我國際空間絕不會手軟。他說,政府既已否認「九二共識」,當然知道中國是不會接受的。因此,現在台灣的外交處境,主導權在中國手上,我們能做的事情相當少。

兩岸應優先外交戰略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湯紹成受訪時則說,台灣如果要正名入聯,北京一定會強烈反彈。政府也心知肚明,否則早就如此做了。他回顧說,前總統陳水扁在2008年時曾發起入聯公投,美國當時就站出來反對台灣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對於美國來說,兩岸統獨都不會是美國樂見的。

當問及除了歸咎於中國之外,我國還能如何改善外交處境?湯紹成感嘆,政府一旦發生外交問題,都是批評中國,並沒有提出好的對策,只會找許多理由自圓其說。政府其實很清楚,唯有改善兩岸關係,才可以解決外交處境。

雖然有人說,「邦交國數量不重要,最重要是『踏實外交』,」但湯紹成認為,這是一種阿Q的說法,「邦交國是國際認可主權國家的方式之一,如果沒有邦交國,國際就不會認同台灣是主權國家。」他強調,台灣現有的邦交國其實都在觀望北京政府的態度,我唯有回到九二共識,才能夠挽救邦交國的流失,穩住我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