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低脂乳一樣好 飲食指南3修正

洪進安 2018/03/13 14:01 點閱 15055 次
圖說:王果行說,喝牛奶時並不會因為乳品是全脂而提升慢性病風險,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牛奶,增加鈣質。(photo  by  Pixabay)
圖說:王果行說,喝牛奶時並不會因為乳品是全脂而提升慢性病風險,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牛奶,增加鈣質。(photo by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洪進安台北報導】全脂、低脂乳一樣健康!國民健康署13日公布2018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其中包括將過往的「低脂乳品類」改成「乳品類」,不再只建議國人選用低脂或脫脂奶類、蛋白質的「豆魚肉蛋」的順序也改為「豆魚蛋肉」,將蛋和肉的順序互換、「全穀根莖類」用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水果類」則不變。

「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解釋說,對照攝取低脂、全脂乳的群體,後者並不會特別增加肥胖的風險,顯示喝牛奶時並不會因為全脂而提升慢性病風險。

肉、蛋換優先順序

另外,為避免同時吃入不利健康的脂肪,選擇蛋白質食物應有優先順序,原該類別順序為「豆魚肉蛋類」,但最新飲食指南建議,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禽肉、畜肉、蛋類,所以將蛋和肉的順序互換。王果行表示,蛋所含的營養豐富且質地軟,有助牙口不好的老年人補充營養,預防肌少症的發生機率。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指出,因民眾常誤以為吃蛋黃會提高血中膽固醇濃度,但科學證據已顯示,蛋的脂肪組成並無飽和脂肪對身體危害的疑慮,與血液膽固醇濃度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關聯性低,除本身膽固醇濃度已高者應做調整外,指南也適用於一般健康民眾。


圖說:科學證據已顯示,蛋的脂肪組成並無飽和脂肪對身體危害的疑慮,除本身膽固醇濃度已高者應做調整外,指南也適用於一般健康民眾。(photo by Pexels)

全榖雜糧含澱粉

「日常生活中民眾經常將全榖雜糧類的南瓜、玉米當成蔬菜,但這類食物富含澱粉。」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美雲指出,全榖雜糧類除了一般人熟悉的稻米、大麥、玉米等穀類,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所以將「全穀根莖類」用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讓民眾能有更廣泛的認知。


圖說:金美雲指出,日常生活中民眾經常將全榖雜糧類的南瓜、玉米當成蔬菜,但這類食物富含澱粉。(photo by Public Domain Picures)

國人飲食失衡

「飲食不均衡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根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19至64歲成人每日乳品平均攝取不到1.5杯達99.8%、堅果種子攝取不到1份占91%,蔬菜攝取不到3份占86%、水果攝取不足2份為86%,顯示國人攝取六大類飲食失衡。

隨著國際研究報告出爐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歐美等飲食指引,國內指南與時俱進,強調攝取足量的全榖雜糧、蔬菜、水果、豆魚蛋肉、乳品、油脂與堅果種子共六大類飲食,且每日攝取蔬果應有3分之1為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