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龍頭要慎選 小心將鉛喝下肚

楊蕓 2018/03/06 17:44 點閱 13303 次
銅合金製水龍頭經鑄造、拋光等技術處理後,看起來與不銹鋼製相同,小心其中的「鉛」也跟著喝下肚。(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銅合金製水龍頭經鑄造、拋光等技術處理後,看起來與不銹鋼製相同,小心其中的「鉛」也跟著喝下肚。(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銅合金製水龍頭經鑄造、拋光等技術處理後,看起來與不銹鋼製相同,但要小心其中的『鉛』也跟著喝下肚。」消基會6日公布抽驗市售飲用水龍頭發現,有4成標示不全。專家提醒,選購時建議以單一材料製作且一體成型的水龍頭,並檢查水龍頭內部、水龍頭與輸水管接合處,是否有氣孔或氧化的痕跡,飲水時則可先開冷水,再轉熱水,減少鉛的溶出。

飲水用水龍頭於106年被列為強制檢驗商品,水龍頭的鉛溶出量須低於每公升5微克,材料的含鉛量則不得超過0.25%,此外,商品本體需標示「LF」字樣,並貼上「商品檢驗標識」,外包裝則需有「飲水用」字樣,若不符規定且限期未改正,將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消基會抽驗市售10件「飲水用水龍頭(LF)」發現,品質部分雖都符合規定,但標示部分共有4件違規。

標檢局副組長王俊超指出,市售水龍頭可分為鑄鐵、塑材、銅合金及不銹鋼等材質,其中以銅合金及不銹鋼材質市佔率最廣。但銅合金價格比不銹鋼相對便宜,不肖廠商為降低成本,以劣質銅合金為原料,經過鑄造、拋光、電鍍後,使銅製水龍頭看起來跟不銹鋼製相同,民眾使用一段時間後,當電鍍層剝落與水接觸時,其中的「鉛」便會溶於水中,間接被喝下肚。

許多民眾都以為,只要將生水倒入飲水機中,或用瓦斯爐煮沸後,沸騰的水就沒有含鉛問題。但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提醒,「受到鉛汙染的水並不會因為沸騰而揮發掉,所以民眾仍會攝取到含有鉛的飲用水」。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麥富德則說,若長期攝取含鉛的水,恐導致心血管疾病、兒童智力下降、腎臟疾病及帕金森氏症等症狀,不可輕忽。

如何挑選好的水龍頭?麥富德表示,民眾容易被光亮的外表給吸引,但水龍頭經過拋光、電鍍等技術處理後,很難從外觀判斷品質,因此,購買前應仔細檢查水龍頭內部、水龍頭與輸水管接合處等,若內部發現氣孔或氧化的痕跡就表示品質有疑慮。此外,建議選擇單一材料製作且一體成型的水龍頭,或是以不鏽鋼304以上材質製作;飲水時建議先開冷水,再轉熱水,也可減少鉛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