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部高中職擬推適性分組 校長:早就該推了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3003571?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2-news
教育部近日公布訂定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並針對部定必修的國文、英文及數學3科目,可以跨班適性分組教學。對此,「早就該推動了」,台中二中校長何富財表示,受到就近入學的影響各高中班級的學生程度較不整齊,適度的能力分階不僅對教師,對學生也是有益。
回應:分組教學可讓程度不同的學生,獲得更適性的教學,打破班級的界線,但學校仍要拿捏好能力分組與能力分班的界線,避免程度落後的學生永遠追不上其他同學,另一方面,分組教學是比原本班級更精緻化的小班式教學,對於師資人力不足的學校推動也可能有困難。
二,新住民上大學免學測 綠委要修法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3004159?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2-news
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外籍配偶人數截至去年為止已超過17萬人,但其中仍有5萬多人選擇不入籍。為鼓勵外籍配偶入籍,以及讓他們來台後能夠更有機會進修上大學,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預計在立法院新會期提案修法,開放外籍配偶納入「大學法」第25條,可同僑生、外國學生等,不受大學公開名額招生方式的限制。
回應:目前僑生、外國學生,不用考學測就能申請台灣的大學,但新住民若是選擇入籍,就必須以一般生身份就讀大學,對於未接受國民教育、甚至連中文能力都有困難的他們,要與一般學生競爭的確不太公平,且現在新住民越來越多,除了透過高等教育有助融入台灣文化或學習一技之長,也許還能稍微減輕大學受少子化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