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適性教育 教育家:家長應傾聽

楊蕓 2018/01/21 14:06 點閱 7682 次
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表示,若孩子不幸選到不喜歡的科系,那就去重讀、重考,父母要做的不是決定孩子應該走什麼路,而是「傾聽他們的心聲」。(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表示,若孩子不幸選到不喜歡的科系,那就去重讀、重考,父母要做的不是決定孩子應該走什麼路,而是「傾聽他們的心聲」。(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不論何時唸大學,『Never too late』」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21日在「適性教育論壇」上呼籲總是擔心孩子選錯路的家長,若孩子不幸選到不喜歡的科系,那就去重讀、重考,父母要做的不是決定孩子應該走什麼路,而是「傾聽他們的心聲」。

教育政策家長霧煞煞

近年大學升學管道日新月異,從傳統的學測、指考,近年則增加了繁星計畫、特殊選才等升學管道,「適性選才」也成為各校招生的趨勢。然而,多種入學方式已經讓家長眼花撩亂,憂心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路,才是真正的「適性入學」。

「孩子即將升大學,家長卻很無力,仍不清楚政府教育政策藍圖」、「我該如何幫助孩子?應該要選學校,還是選科系?」、「如何配合政府政策,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長連環發問,焦急的心情都寫在臉上,可見即便升學管道多元,家長仍感到惶恐不安,深怕孩子走錯一步,可能會誤了一生。

「有這些想法就先死一半。」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演講的第一句話,就在家長眾多疑惑中投下震撼彈,「請家長絕對不要配合政府政策決定孩子的未來。」他認為,其實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也搞不清楚到底要做什麼,提供了琳瑯滿目的招生管道,但家長要做的不是決定孩子應該走什麼路,而是「傾聽他們的心聲。」

夏惠汶表示,若家長只是依孩子成績選擇校系,卻不清楚孩子真正想要什麼,「與其幫孩子依成績選校,不如和孩子好好談談,問孩子喜歡甚麼?而你看到孩子有哪些長處?」只要讓孩子選擇他自己想要的,他在任何領域都能飛黃騰達;但如果只是選擇社會想要的、面子需要的,不管到何處都無法快樂。

清楚自己想要的最重要

當孩子選定科系後,接下來就要準備備審資料,爭取入學機會。台灣大學通識教育營養教育與傳播助理教授洪泰雄進一步提出幾個準備的方向,「最讓學生頭痛的『自傳』,撰寫重點應以『推甄校系的招生目標』為原則,強調自己優點、盡量不提缺點,但也要拿捏不能太矯情。」

另外,擬定「讀書計畫」也是關鍵,洪泰雄說,「除了列出從入學前到畢業,個人對在該系的展望及規劃,還應針對本身較弱的學科提出補強方法,並依自己興趣規劃學習的方向及領域,『最好配合申請校系的開課方向融合撰寫』。」

洪泰雄也坦言,要在高中階段就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不容易,洪泰雄建議,學生可利用大學的前2年,廣修通識課程,慢慢找出自己的興趣;夏惠汶則再三強調,「學生自己想清楚要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若發現選了不喜歡的科系,那就大膽重讀、重考,不管什麼時候唸大學,『Never too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