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新視野 衛星追蹤草鴞棲地

洪進安 2017/12/26 19:24 點閱 8123 次
東方草鴞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photo by 林務局提供)
東方草鴞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photo by 林務局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洪進安台北報導】「有55%保育類野生動物不是棲息在保護區森林環境,而是農田生態系,草鴞就是其中一種。」但人類對牠們的生態習性所知有限,在農田使用的毒鼠餌是導致草鴞死亡之一,26日林務局與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共同合作進行衛星發報器追蹤研究計畫,希望讓民眾更了解保育類動物的生活習性。

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曾翌碩表示,今年共野放23隻草鴞,每隻草鴞調養後繫上藍色扣環野放追蹤,結果編號77號的草鴞,在短短幾個月,誤中鳥網4次,地點分布在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其中一次更顯示,野放之後和被再次捕捉的距離長達36公里,且間隔只有10多天的時間。

研究中,透過衛星每日所傳回的座標資料顯示,草鴞在野放初期雜原地停留較長的時間,熟悉適應後,就開始向外進行較長距離的漂泊移動。每天選擇做為睡覺休息的棲息地不一樣之外,不同棲息地間彼此距離甚至達3至5公里之遠。

「白天所使用的棲息地,位置幾乎都在想當考進人類活動的範圍,」曾翌碩透露,研究後最大發現,草鴞出現位置都在人類活動範圍內,「我們都認為草鴞會擔心人為干擾,而不停留在住宅區,」但沒想到研究成果恰恰相反,甚至還會停留在人車往來繁忙的交通要道周圍。

曾翌碩表示,「在地面上會讓草鴞沒什麼安全感。」初步分析結果,草鴞在白天棲息地點均是高度擾動的草生地環境,在短時間內經歷過人為耕種、整地或野火焚燒等地貌改變,線是草鴞對於環境的人為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適應和耐受能力,「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

「有55%保育類野生動物不是棲息在保護區森林環境,而是農田生態系,草鴞就是其中一種,」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草鴞以農地的鼠類做為食物來源,但人類擾動行為可能有一些因素不利草鴞生存,例如毒鼠餌的使用,因為吃下毒餌死亡的老鼠,很可能再被草鴞吃下肚,進而導致草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