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語系夯? 大學生家長觀望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880463?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2-news
教育部統計顯示,105學年度有49所大專院校、開設368門新南向語言課程。許多學生樂於上通識課嘗鮮,但若選讀成為正式科系時卻打退堂鼓,許多家長也都持觀望態度,不鼓勵孩子選讀。為吸引學生,有大學除開放學生跨域選修,還安排海外實習及班級跨國交換體驗,希望培養學生成為東南亞通才。
回應:配合新南向,東南亞是國家目前重視的發展方向,但大多人對東南亞觀感仍比不上日本或歐美等先進國家,加上東南亞語系的出路可能也不比英、日語系多,導致家長希望孩子優先選擇其他語系就讀,這個既定印象還需要翻轉,科系招生時也可針對未來就業出路向學生說明,配合產學合作和實習,增加學生就讀意願。
新版手術同意書 醫師要親自說明內容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88191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過去民眾生病就醫,若需開刀診治多半基於信任醫療人員專業,由醫院分配開刀醫生,北市衛生局主任秘書李碧慧表示,目前只要有醫師執照的醫生無論科別都可為病患執刀,不過今年11月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新版「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要求醫生需標註部訂專科、揭露專業背景,並由醫師親自向病患說明手術內容。
回應:手術前先告知病患醫師科別、手術內容,資訊透明也有助建立雙方信任,以免許多民眾在不清楚醫療選擇與醫師專業的情況下,就被推上手術台,雙方若溝通不足也可能引發醫療糾紛。不過,醫師若不遵守新版手術同意書目前仍未有罰則,但病人有知的權利,做手術前可主動要求醫師說明手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