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中正紀念堂轉型論戰 民眾:轉型正義已做過頭!+PM2.5來源餐飲業占一成 僅次老舊柴油車

林晏如 2017/12/18 07:56 點閱 7230 次

1.中正紀念堂轉型論戰 民眾:轉型正義已做過頭!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880075?from=udn-relatednews_ch2
文化部第三場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坊,請來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建築師謝文貴等人就「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探討空間的可能」等面向與民眾開放討論。有參與民眾指出,民進黨的轉型條例是一種多數暴力,結局早已落定,中途開放人民討論是一種假民主;也有人認為,轉型正義是進行歷史修復的過程,建議每個步驟都要確實做好。
回應:轉型正義的標準到底該由誰定義,要改名還是不改名、要拆還是不拆,以這場工作坊來看,似乎仍沒有結論,據文化部表示,願景工作坊目的並非是要作出結論、決定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方向,而是希望透過公民之間的多元對話及深度討論,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這3場工作坊結束後,還有第2階段的修法公聽作業,是否各界人士真能漸漸達成共識,還有待觀察。
2.PM2.5來源餐飲業占一成 僅次老舊柴油車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2170114-1.aspx
台灣飲食文化十分多元,不論是燒烤、火鍋及速食業等餐廳,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台灣境內PM2.5來源移動污染源占30%至37%、固定污染源占27%至31%、其他污染源占32%至43%,其中以柴油大貨車占11.2%至16.8%居首,餐飲業10.8%至12.2%次之。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要求國內7000家餐廳應增設油煙防制設備,目前已輔導2000多家業者加裝防污設備,也正研究小型家用排污設備,若有研發出便宜、效率好的設備,就能馬上技轉、推廣。
回應:煎煮炒炸、燒烤等食物烹調方式本來就會產生很多油煙,即便環保署要求餐廳增設油煙防制設備,感覺效果還是不會很好,此外,夜市小吃攤販所產生的PM2.5也不遑多讓,要靠換設備達到減少空污的目標,恐有一定的難度,或許可訪問專家學者對此的意見。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