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品公布2017年度暢銷書榜 這本書贏了房思琪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2859579?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9-news
誠品書店公布2017年度10大暢銷書,心理學書籍《情緒勒索》教大家如何避免「被情緒勒索」以及「情緒勒索他人」,登上誠品今年度最暢銷書籍;第二名《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同樣由心理諮商師所寫,慕顏歌充滿智慧的文字與觀點,為「善良」寫下全新定義,破解人們平衡自我需求與他人要求的難題。第三名則是引發社會熱議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回應:誠品分析,年度10大暢銷書中,拒當「爛好人」的心理學相關書籍就有4本,教導人們不被操控、主導自我,這類書寫的多是職場、商場和感情,現代社會很強調同理心,但還是有底線,人也很怕自己的善心被別人利用。
二、中國升大學考試「取消」考英語的真相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858835?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2-news
2014年,中國大刀闊斧革新高考考試內容和大學招生方式,傳聞「英語將退出高考統一考試科目」。事實上,中國高考並沒有取消外語科目,目前依舊是大學入學的必採計考科之一。這也帶動衍生思考,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國民而言,英語是知識還是能力?如果英語的定位是能力(技能),大學選才的考試制度該如何設計?
回應:中國傳言取消考英文,雖然是假議題,但這個問題也值得台灣教育界深思,英語教育的定位到底是什麼?英語能力一直備受重視,但我們要的是能溝通,還是具備英語文的「知識」,即使大家都很清楚,英語對大多數人而言,作為溝通的工具已經足夠,但教育和考試制度卻一再忽略溝通能力,只強調記憶式的文法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