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訪緬甸 羅興亞議題受矚目

李牧權 2017/11/28 15:16 點閱 7147 次
教宗方濟各到訪緬甸6天,當地天主教信徒為親睹其風采,教宗所到之處皆蜂擁而至,緬甸政府更部署大量鎮暴警察維持秩序。(Photo by Wikimedia)
教宗方濟各到訪緬甸6天,當地天主教信徒為親睹其風采,教宗所到之處皆蜂擁而至,緬甸政府更部署大量鎮暴警察維持秩序。(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李牧權綜合報導】佛、穆之爭,天主來當「和事佬」?方濟各日前到訪緬甸,成為首位到訪這個以佛教徒為主的國家的天主教教宗。27日方濟各率先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會面,並就「宗教歧視」議題展開會談。此外,羅興亞人道危機日益嚴重,因此國際社會格外關注,方濟各此行是否會就羅興亞議題為難民發聲。

軍方會晤 惹人聯想

教宗方濟各抵達緬甸後,隨即與緬甸軍方領袖敏昂萊進行閉門會談,據《衛報》報導,會談進行了15分鐘便結束;根據梵蒂岡發言人柏克(Greg Burke)表示,會談中教宗強調在這個過渡時期,緬甸政府所要肩負的重大義務。

由於緬甸政府對若開邦的軍事行動均由敏昂萊主導,而這場針對穆斯林的「焦土運動」已迫使高達62萬難民逃往鄰國孟加拉。故此可從柏克的訊息推知,教宗已針對羅興亞議題向緬甸軍方表態。

梵蒂岡把這次緬甸之旅定調為「愛與和平」之行,更計劃於28日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進行會談。據《紐約時報》分析,國際社會期盼教宗方濟各能夠為羅興亞人道危機向緬甸政府表達明確立場,並向翁山蘇姬發出「防止軍隊絕對統治國家」的呼籲。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教宗在這六天行程安排中,會選擇先與軍方領袖見面,才與翁山蘇姬及緬甸總統廷覺會面。

道德 vs. 宗教利益

在緬甸5300萬人口中,天主教信徒佔約70萬人口,穆斯林只佔4%人口,其餘大部分皆為佛教徒。作為在當地的宗教少數,在道德權威與保護當地天主教利益的前提下,教宗方濟各必須以其政治智慧平均各方利益關係。《英廣》報導,方濟各早前發表同情羅興亞人的言論,稱羅興亞人為「弟兄姊妹」已惹緬甸政府不滿。若此行再惹緬甸佛教徒不滿,或會令當地的天主教信徒遭受打壓與報復。

所以,方濟各此行必須表現出其政治智慧,除謹慎發言外,也要避免使用「羅興亞人」來稱呼若開邦的難民,以免使緬甸當局與當地佛教徒質疑其立場。這是由於信仰立場的差異與若開邦人在被殖民統治時期的血統純正性之關係,緬甸人普遍視「羅興亞人」為外人,只願意稱呼他們為「孟加拉人」,以否定他們的民族獨立性。

然而,教宗到訪緬甸若不為羅興亞人道危機發聲,其道德威信將受外界質疑;與此同時他若為羅興亞人發聲而得罪緬甸政府,或會令當地天主徒陷入「被針對」的危機。緬甸政府對待若開邦難民手段備受外界爭議,更被聯合國指控為「教科書式」的種族屠殺。故教宗如何平均各方利益,又能達成其「促進愛與和平」的到訪目的已成為了外界關注其此次行程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