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對開放私校轉型可能 教團下月赴總統府前陳抗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840785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私立大專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未來私校得制定轉型計畫,轉型成為教育文化或社福事業。對此教團表達強烈不滿,認為私校當初設立是以辦學為目的,董事會旨在監督辦學,不該轉型另做他途。
回應:私校退場草案中給予私校三年時間轉型退場,私校可制定轉型計畫,轉型成為教育文化或社福事業。卻遭教團質疑是給董事會鑽漏洞的機會,讓校地轉作其他用途,教團預計12月中旬前往統統府前抗議,可再關注,詢問教團對私校退場的建議。
二、高教深耕計畫╱政大教授:台灣不能只有台成清交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84043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2-news
高教深耕計畫打「國際盃」的申請門檻獨尊論文指標,讓以社會科學見長的政大教師憂心恐從頂大除名。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建議,教育部應參考國際上以社會人文科學領域為主的排名,而不是籠統地把所有科目放在一起比,且至少應選取一、兩所社會人文為主的學校重點補助,「不能只給台成清交」。
回應:高教深耕計畫中有一部份經費著重拔尖(一年60億),但評鑑指標相當重視發表於國際期刊的論文量,這對綜合型頂大(如台清交)較有利,以人文社會科系為主的政大卻較吃虧,因人文社會科學論文發表頻率無法像自然科學高,且強調「接地氣」,不太會用英文撰寫。最終補助校數將比現行12所頂大少,資源更集中,名單將於一月公布,需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