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鋼琴家鄧泰山現場演出一段《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2樂章》,他不時閉上雙眼,微微地隨著音樂起伏擺動身軀,相當沉醉。(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8/934/big/%E5%9C%96%E8%AA%AA%EF%BC%9A%E8%B6%8A%E5%8D%97%E9%8B%BC%E7%90%B4%E5%AE%B6%E9%84%A7%E6%B3%B0%E5%B1%B1%E7%8F%BE%E5%A0%B4%E6%BC%94%E5%87%BA%E4%B8%80%E6%AE%B5%E3%80%8A%E8%95%AD%E9%82%A6%E7%AC%AC%E4%BA%8C%E8%99%9F%E9%8B%BC%E7%90%B4%E5%8D%94%E5%A5%8F%E6%9B%B2%E7%AC%AC2%E6%A8%82%E7%AB%A0%E3%80%8B%EF%BC%8C%E4%BB%96%E4%B8%8D%E6%99%82%E9%96%89%E4%B8%8A%E9%9B%99%E7%9C%BC%EF%BC%8C%E5%BE%AE%E5%BE%AE%E5%9C%B0%E9%9A%A8%E8%91%97%E9%9F%B3%E6%A8%82%E8%B5%B7%E4%BC%8F%E6%93%BA%E5%8B%95%E8%BA%AB%E8%BB%80%EF%BC%8C%E7%9B%B8%E7%95%B6%E6%B2%89%E9%86%89%E3%80%82%EF%BC%88photo_by_%E6%A5%8A%E8%95%93%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jpg?1510814580)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靈活又輕巧的手指在黑白鋼琴鍵上舞出華麗旋律,越南鋼琴家鄧泰山不時閉上雙眼,微微地隨著音樂起伏擺動身軀,似乎已經沉醉在《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所描述的初戀甜美。
有「21世紀蕭邦最佳詮釋者」美譽的越南鋼琴家鄧泰山,19日將首次在台灣演出改變他一生的關鍵作品—《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並與國家交響樂團攜手,演出夏布里耶《西班牙狂想曲》、充滿西班牙風味的拉威爾《小丑的晨歌》,以及法雅芭蕾舞劇音樂《三角帽》。
談到蕭邦的作品,鄧泰山說,蕭邦音樂以浪漫、敏感著稱,而這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其實是蕭邦人生中第一個完成的鋼琴協奏曲。「最特別的是第二樂章,創作時蕭邦正好陷入初戀,樂曲中除了富有浪漫之感,還能感受到蕭邦初嚐愛情甜蜜的新鮮。」不過,這首曲子卻不是全然充滿喜悅,其中也夾雜著挫折、傷感等多變複雜的情緒。
「第二樂章絕對是蕭邦樂曲中最美的一段。」說著蕭邦做曲的故事,鄧泰山立刻充滿熱情的眼光,接著他也大方上台小秀一段,只見他靈活又輕巧的手指在黑白琴鍵上舞動出華麗的旋律,也不時閉上雙眼,微微隨著音樂起伏擺動身軀,似乎已經浸淫在樂曲中所描述的初戀甜美。
鄧泰山說,蕭邦鋼琴協奏曲與大多音樂家的作品最大不同,便是不論在節奏、速度和情感表達上都相當有「彈性」,因此如何配合樂團指揮演出更具挑戰性。「與其他德、奧樂派協奏曲有規律拍子不同,蕭邦樂曲更需要音樂家的『直覺』,以及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