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生提醒,民眾簽約前先確認契約是否用中文書寫、查詢要保書有無核准字號,及是否須匯款至國外金融機構等,避免購買「地下保單」。(photo by Flickr)](/system/assets/images/000/038/894/big/%E5%9C%96%E8%AA%AA%EF%BC%9A%E9%BB%83%E9%88%BA%E7%94%9F%E6%8F%90%E9%86%92%EF%BC%8C%E6%B0%91%E7%9C%BE%E7%B0%BD%E7%B4%84%E5%89%8D%E5%85%88%E7%A2%BA%E8%AA%8D%E5%A5%91%E7%B4%84%E6%98%AF%E5%90%A6%E7%94%A8%E4%B8%AD%E6%96%87%E6%9B%B8%E5%AF%AB%E3%80%81%E6%9F%A5%E8%A9%A2%E8%A6%81%E4%BF%9D%E6%9B%B8%E6%9C%89%E7%84%A1%E6%A0%B8%E5%87%86%E5%AD%97%E8%99%9F%EF%BC%8C%E5%8F%8A%E6%98%AF%E5%90%A6%E9%A0%88%E5%8C%AF%E6%AC%BE%E8%87%B3%E5%9C%8B%E5%A4%96%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7%AD%89%EF%BC%8C%E9%81%BF%E5%85%8D%E8%B3%BC%E8%B2%B7%E3%80%8C%E5%9C%B0%E4%B8%8B%E4%BF%9D%E5%96%AE%E3%80%8D%E3%80%82%EF%BC%88photo_by_Flickr%EF%BC%89.jpg?1510725269)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近年「地下保單」(或稱「境外保單」)猖獗,消基會公布的調查卻發現,有高達71.8%民眾沒聽過地下保單,若遇消費糾紛,因負責公司可能設於國外,我國法令恐難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消基會監察人黃鈺生提醒,民眾簽約前可確認契約是否用中文書寫、查詢要保書有無核准字號,及是否須匯款至國外金融機構等,再三確認才能避免上當。
電話行銷須留意
許多民眾會透過「保險」分攤生活風險或做為養老金的來源之一。消基會針對民眾保險偏好調查發現,61.2%民眾會提早規劃「年金保險」,替未來退休後的養老生活做準備;也有62.1%願意投保「長期照顧保險」,以免未來老化失能,無人照護;壽險則是最受歡迎的險種,高達82.5%民眾投保。
而近年以「電話行銷」保單蔚為主流,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電話行銷是目前流行的銷售方式,雖74.3%民眾接過業務以電話行銷保單,但近9成民眾最後都沒有購買,顯示民眾並不信賴以電話購買保單,且有認知保單條款需要慢慢審閱、確認,以評估保險契約是否適合自己需求。
地下保單勿受騙
然而,「地下保單」近年猖獗,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有高達71.8%的民眾沒聽過地下保單,民眾購買保險時可能一不注意就掉入陷阱,若遇消費糾紛,政府將難以處理。
游開雄進一步說明,「地下保單」也稱為「境外保單」或「國際保單」,是指未經我國金管會保險局許可,在本地市場上銷售的國外保單,這些保單在其所在國家可能是由合法的保險公司簽發,但也可能是連國外政府都未許可的非法保單。
至於如何辨別是否為地下保單?黃鈺生表示,民眾除了要留意契約文字是否用繁體中文書寫,也可至壽險公會或產險公會查詢,觀察要保書和保單條款有無主管機關核准、核備或備查的字號,以及保險費是否需要匯款到國外金融機構或保險公司。
游開雄仍建議,消費者盡量不要購買地下保單,除了因境外保單的負責公司設於國外,我國法令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再者,若將來發生保險理賠爭議,消費者還需自行聯絡國外保險理賠專員,政府或民間組織也難以協助;最後,境外保單契約常是用外文寫成,消費者如果不精通外文,恐將因契約內容的認知差異,發生理賠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