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移植案例不足 衛福部首訂移植醫院退場標準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814847?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台灣目前器官移植專責醫院共卅六家,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不少醫院十二年來手術成績僅個位數,衛福部首度祭出退場機制,明訂移植專責醫院六年內器官移植手術未達規定數量,就撤除或廢止資格。衛福部首度針對器官移植專責醫院設退場機制,規定六年內移植專責醫院心臟移植未達一例、肝臟移植少於四例、腎臟移植未達六例或眼角膜移植少於十例,將撤銷或廢止移植醫院資格,兩年內不得再申請,對移植個案後段班醫院警示意味濃厚。
回應:台灣器捐的數量仍不算多,報導中提到訂定退場機制,是因為有些醫院的手術經驗太少,移植存活率低的醫院團隊若進行手術,恐有損患者權益。雖看起來能集中手術經驗,似乎能提高移植存活率,卻也可能對於被迫退場的醫院不公平,當初就是因為資源少,或者分配不到器捐,而難以累積經驗,現在訂定退場後,是否會讓大型醫院更加大型,可再關注。
2.中客回溫 11月瘋搶遊覽車
http://m.ltn.com.tw/news/focus/paper/1151447
旅遊業者表示,今年不僅有亞洲最大郵輪來台靠港、四千名旅客湧進,11月又是入境市場旺季,而除國內中學畢業旅行此時出遊,日韓星馬的高中畢旅也會來台,加上中客市場明顯回溫,近期全台遊覽車調度陷入吃緊,甚至有業者一日遊的出車價格倍增喊到3萬元。但有遊覽車業者認為,這應是短期盛況,以往全台約有四千輛在經營中客團,自從中客急降,已有三千五百輛轉型經營國旅團或其他國外團,推估近期是因中客團下半年回溫,國外旅客又激增,因此部分地區調度不及,但應不至於叫不到車。
回應:據觀光局統計,自8月起中客市場開始回溫,較去年同期成長0.59%、9月也比去年升0.59%,中國十一黃金週刺激,10月1日至8日中客來台逾8萬人次,更較去年成長4成。走在路上是明顯感覺陸客有變少,相對來說,卻也常常碰到日韓星馬等地的觀光客,雖然有些陸客確實大手筆買東西,能帶來很大的商機,但也應多注重其他國家的旅客,盡力發展台灣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