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天使】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溫小平)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17/09/07 13:15 點閱 24312 次
懂得轉化、不定睛於課業壓力上,培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不會鑽牛角尖。突圍北一女儀隊在總統府升旗音樂會的演出。(photo by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懂得轉化、不定睛於課業壓力上,培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不會鑽牛角尖。突圍北一女儀隊在總統府升旗音樂會的演出。(photo by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承認自己孩子的能力是所有父母都要正視的問題,不認真接受孩子的實力,只會害了孩子,讓他無法快樂學習。

剛開學沒幾天,北一女的高一學生跳樓自殺了,留在頂樓書包裡的遺書只有短短九個字「不用找了,那就是我。」,讓人猜不透她為何結束璀璨的青春年華?

志願非所願

網路一面倒認定是父母所逼,當年建中、北一女畢業的父母給的壓力太大,女兒原本不想念北一女,想念師大附中,父母卻不答應,所以,她走上了這條無法回頭的路。這個孩子從小就很優秀,既然如此,無論她念哪一所學校都無法掩蓋她的光芒,讓她自由發揮不好嗎?為何非得念最高學府不成?

我讀了六年的北一女(初中高中都是),太了解這種無形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父母求好心切,自我要求也很高,結果她卻只能嘗到各種痛苦,讀書對她而言,已經失去了樂趣。我很想藉此機會跟所有的父母及學生們說幾句肺腑之言。

最高學府=最高成就?

有些父母或學生認為,最高學府代表的就是最優秀,尤其是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如果考到第二志願,就覺得天地變色,父母也很沒面子。

我不否認,北一女畢業的學姊學妹們,有很多傑出人士,也有極為傑出的成就,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如此。當年,北一女畢業的我,大學考上倒數第二志願,此後的中學同學會一概不參加,也不跟同學聯絡,覺得沒臉見人,通勤火車上的同學更是避之惟恐不及,因為我認為所有人都會瞧不起我。

直到近幾年,我才鼓起勇氣參加同學會,為什麼?因為幾十年過去,我發現跟全班同學比起來,自己一點不遜色,多年來的努力,我出版了102本著作,演講了幾百場講座,還主持了廣播節目。

原來,我把自己藏起來多年,羞於見人,完全錯了。我終於明白,考上什麼學校無法決定我們的未來,我們是否盡心盡力努力上進,才能影響未來啊!

非人人適合最高學府

假使學校普遍的水準超過我們的程度或能力,讀起來一定加倍辛苦與痛苦。當年高中聯考我原先分發到北二女,後來查分數多了幾分,就又分到北一女。多年後,我十分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如果留在北二女,說不定我會念得很開心。

現在的學生普遍都會參加補習班,甚至從國小就開始了,這是很糟糕的學習方式,因為學生永遠無法用自己的方法讀書,也讀不出書中的好滋味,更無法測知自己真正的實力,而是為分數念書,用補習班老師所教的方法死記死背。

記得我兒子念高中時,補習老師經常拿北一女、建中的考卷給他做,他常常寫不出來,跟我說,「媽媽,我連我們學校的考卷都考不好了,這麼難的我更不會寫了。」經過充分溝通討論,我們停止數學補習,兒子用最簡單的方式讀數學,那就是勤做課本上的習題。之後考大學,他的數學分數雖不高,卻還能達到及格邊緣。

承認自己孩子的能力,這是所有父母都要正視的問題。揠苗助長或是逼孩子像父母一樣優秀,甚至要孩子彌補父母當年沒實現的夢想,而不是認真接受孩子的實力,只會害了孩子,讓他無法快樂學習。

尋找生活樂趣

生命,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就怕連生命都不要了,或是放棄努力,認定生命沒有出路,這都是消極的作法。學生時代面對的,絕大多數是學業的壓力,如果懂得轉化,不定睛在壓力上,培養感興趣的事情,就不會鑽牛角尖。

我當年念北一女時,發現自己如何念書都考不好,因為班上同學都太強了,總平均高達九十六分,甚至有的同學連課本大小標題一起背。考大學前的總複習,我連一遍都沒念完,竟然有同學已經把所有課本念了六遍。太誇張了吧!反正他們的生活之中除了讀書,就是考試。

我不想做這樣的讀書蟲,生活只有課本參考書,每天面對繁重的課業與考試,我苦不堪言,那六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歲月,卻也是最快樂的歲月。

中學六年十二個學期,我有十個學期都在補考中度過,可是我不蹺課,也不請假,每天乖乖上學,我享受搭火車通勤的多采多姿,在火車上幫各校學生傳遞情書,我參加插花社、投稿校刊、參加各項運動比賽(曾經帶隊贏得高中社會組籃球冠軍),跟筆友通信(高達一百多位筆友,練就我的快筆),讀很多中外名著小說,還有追星,跟中外明星寫信索取照片。

我的生活比其他同學都精采有趣,回憶起來,學生生活一點不枯燥乏味,學業成績則是勉強過關。或許我這方式不可取,但是,若不是這樣自得其樂、苦中作樂,我怎麼可能熬過北一女的壓力歲月?

學會排遣壓力

要說人生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有些壓力來自外界,有些來自自己,懂得釋放或轉化壓力,過了中學這一關,進了大學或社會,即使有新的壓力,也懂得如何面對與排遣了。

只希望再也沒有為了課業壓力而輕生的孩子啊!希望父母多跟孩子溝通,愛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志願。愛生命,就是學習面對困厄,努力跨越,而不是轉身逃跑,或是縱身一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