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後的白色力量! 港傘兵組政團

陳玨明 2017/08/10 16:17 點閱 18541 次
由6個傘後組織組成的社區網絡聯盟正式成立,並冀望日後能連結更多社區組織,一同分享地區資源和經驗。(photo by 社區網絡聯盟 facebook專頁)
由6個傘後組織組成的社區網絡聯盟正式成立,並冀望日後能連結更多社區組織,一同分享地區資源和經驗。(photo by 社區網絡聯盟 facebook專頁)

【台灣醒報特約記者陳玨明香港報導】香港在雨傘運動後,催生一班年輕力量組成傘後地區組織走進社區,期望透過深耕細作推動社會變革。6個由這些年輕人組成的傘後地區組織6日正式宣布結盟,組成「社區網絡聯盟」,透過地區與社區工作,延續傘運群眾自發、獨立自主精神,並劍指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議席。

新成立的社區網絡聯盟是香港首個由傘後地區組織組成的長期政治聯盟。聯盟有感街頭抗爭未見即時成果,因此轉戰社區,期望能自主地進行地區工作,成員們會更多走進社區與街坊接觸,並就社區議題與全港性議題,包括公共交通服務與高鐵一地兩檢及普選等積極發聲。

聯盟沒有政黨背景,並不希望受到政黨束縛;現階段也不會自行定性組織是屬泛民主派還是本土路線光譜,不過,相信未來與非建制派將有很多合作空間。

聯盟發言人劉穎匡又介紹成員,透露現時有1名區議員、8至10名社區工作者,合共約有30人,主要是年輕「傘兵」,直言期望在兩年後,即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可以取得15個議席。

不過,到場支持的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佔領運動發起人戴耀廷卻認為,15個議席目標太小,豪言可取下多一倍的30席,又認為聯盟內皆是做實事的香港年輕一代,認為他們走上地方前線參選,對香港民主運動尤其重要。

然而,參與社會運動需要資源,劉穎匡透露,聯盟現時資金主要來自公眾捐款,組織沒有權力人士支持,資源不及建制派,但地區工作依靠心力和時間,組織內社區主任深入社區是他們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