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追思劉曉波 余杰:放張椅子望海

章文 2017/07/30 22:11 點閱 22381 次
中國異議份子劉曉波追思紀念會30日晚間在濟南路長老教會舉行,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特別出席活動,左起林芳仲牧師、余杰、黃春生牧師。(photo by 台灣醒報)
中國異議份子劉曉波追思紀念會30日晚間在濟南路長老教會舉行,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特別出席活動,左起林芳仲牧師、余杰、黃春生牧師。(photo by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章文報導】被中共監禁致死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政治犯劉曉波追思紀念會30日晚間在濟南路長老教會舉行,中國流亡異議作家余杰追思說:「劉曉波在基督信仰中獲取精神資源,性格也由早年的狂放變為謙和、由銳利轉向溫潤」,並讓他在獄中以擔當苦難的精神,追求非暴力的民主道路。」他建議,在淡水河或西子灣面海處放一張椅子,追念劉曉波。

追思會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主辦,到場致詞的有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斯儉、作家平路、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楊憲宏、香港佔中運動發起人劉志雄,以及前國防部長蔡明憲。

道義巨人無私犧牲

作家余杰追思說,劉曉波1997年在寫給太太劉霞的信上說:「我們愛的首要與最後的依憑,就是一種堅韌的宗教情懷,彼此的信任和絕不放棄未來的希望。」余杰也舉劉曉波2000年寫給廖亦武的信說:「為了所有人都有自私的權利,必須有一個道義巨人無私地犧牲。」

曾四度受牢獄之災的劉曉波,不但曾是北京教會的慕道友,更在獄中大量閱讀聖經和基督教經典作品,這些著作為劉曉波注入了對苦難、非暴力、人權,和更深的人道主義精神;以致在2009年寫下〈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劉曉波追求的是「超越個人的遭遇來看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

地中海的小島避世

余杰說,劉曉波生前最愛的作家是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因此曾與妻子表示,當中國全面民主化、許多人回來搶著當「中國民主之父」時,他們就一起前往地中海的某個小島避世耕織、享受卡繆筆下的那片地中海景;如今中共既然將他「挫骨揚灰」灑入海中,台灣豈不剛好可在淡水河口或西子灣放一張面向大海的空椅子,紀念劉曉波屬於大海、屬於普世的人道自由精神?

1
(photo by 台灣醒報)

追思會由林芳仲牧師主禮,講道題目是「愛與非暴力照亮自由民主路」,現場會眾與聯合詩班演唱詩歌《看破這個破碎的世界》、《我心靈得安寧》、《一支蠟燭》等曲。

被中國政府關押至今已132天的我國NGO工作者李明哲的太太李凈瑜也到場參加,吸引許多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