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巴衝突升溫 以國撤聖地金屬探測器
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40712797
以巴兩國近日因聖殿山主權爭議問題引發連日流血衝突,事件引起國際關注。以色列政府25日決定拆除耶路撒冷聖殿山入口的金屬探測器,並改用其他智能監控系統作安檢。然而,一般相信以國此舉未能完全平息衝突,因在聖殿山主權未定的局勢下,以國政府以安全為由把管理範圍延伸至聖殿山,勢必觸動巴勒斯坦民眾的不滿。
回應:事件的導火線是由於兩名以色列警員於14日在聖殿山遭槍手射殺,以色列隨即在聖殿山入口安裝金屬探測器,以作保安之用,此舉卻引發巴勒斯坦人不滿,最終演變為流血衡突,至今已造成逾500人傷亡。巴勒斯坦民眾的強烈不滿是因以色列的行動涉及作為三大宗教聖地的聖殿山之控制權問題。現時聖殿山是由伊斯蘭宗教財產委員會(WAQF)所管理 ,由於以色列政府被指事前沒向該會商討而單方面行動,故被指控越權。
2.委國反修憲抗爭白熱化 今起全國大罷工
委國政治動亂進入白熱化階段,總統馬杜洛無視民眾聲音以及國際呼籲,堅持於30日發起全國選舉,選出545名代表成立制憲會議,重寫憲法,並藉此解散現由反對派主導的國會。反對派連月來的抗爭均沒有使馬杜洛政府妥協,馬杜洛更以強烈手段打壓示威,更下令拘捕由反對派所委任的法官。剩下一週時間,反對派必須將行動升級。逾350家工會將號召業界於今明(26-27日)兩日發起全國罷工48小時,務求以癱瘓國家運作,來向馬杜洛政府作最後抗爭。
回應:外界擔心馬杜洛正逐步使國家走入專制獨裁管治,倘若這次順利籌組制憲會議,並進行全面修憲,甚至強行解散國會,即意味著政府不再容許異見成為主流或任何對政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委國隨時成為另一個古巴。然而,根據民調顯示,只有不到20%的委國民眾支持修憲,因此就算馬杜洛能順利推動公投,修憲計劃卻未必能成功在公投中取得合法性與認受性。惟反對派擔心馬杜洛政府會從中作梗,嘗試以不法手段改寫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