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已於日前3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行政院會也快速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的第1期,今年9月到明年12月總計編列新台幣1089億元,將送立法院臨時會審議。
外界注意到,之前飽受議論的軌道建設仍然大辣辣地高掛預算上,未做調整,因此引發批評,認為政府根本就是「虛應故事」,要求在野黨在審議相關預算時,一定要從嚴把關。
此時,傳出新的聲音表示,「為什麼雙北可以一直蓋捷運,卻認為中南部不需要輕軌?」部份中南部的民意代表抗議,這根本就是台北天龍國「不食人間煙火、不知道中南部民眾的需求!」
類似這類「台北有,中南部也要有」的齊頭式平等,似乎正在主導輿論的風向,而公共建設一旦落入這樣的模式,幾乎就很難理性討論下去了。因為贊成/支持者不一定經過了仔細的評估,而另一方還沒有把反對的理由說清楚,一頂「瞧不起南部人」的道德大帽,恐怕就已牢牢套上了。正反雙方無法進行理性辯論,政府就唏哩呼嚕編好預算、執行工程,未來要回頭,只會難上加難。
類似這種「公共政策的蛋撻效應」的案例在台灣早已四處可見。最近的例子就是多所大學出現營運困境,必須尋求合併,但是一個合併案往往談了好幾年,還是無法取得共識,使得大學退場機制始終難見具體成果。
為什麼大學會供過於求到這麼嚴重的地步?除了少子化造成入學人數遽減之外,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當初「一市一大學」的政策所造成的後遺症。而那時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決策,也是緣於類似的邏輯,也就是:為什麼北部/台北有那麼多大學,南部卻那麼少甚至沒有?
在「處處設大學、人人有大學可唸」的政策方向下,忽略了人口逐漸減少的趨勢和各地不同的資源與特色,廣設大學的結果,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招生嚴重不足」、「零分也可以考取大學」、「老師不敢當學生」等,種種亂象頻頻的局面,連教育部都彷彿束手無策。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則是「一縣市一機場」,最後營運不佳的機場只好長期閒置,徒然浪費公帑、根本缺乏效益。
廣設大學和機場,就是源於這種「齊頭式平等」的概念。地方人士看到別的城市有大學,他也要爭取,看到別人有機場,也吵著要。不管自己的城市是不是有足夠的人口條件與經濟規模,可以支撐這些建設,反正先要到再說;而中央政府也樂得不必花腦筋、為不同的城市擘畫不同的發展藍圖,只要一樣畫葫蘆、再把錢灑下去給地方,人民就會認為這政府有在做事了。
貪婪的地方、懶惰的中央,再加上不求甚解的人民,造成台灣永遠在興建工程。蚊子大學、蚊子機場的教訓還不夠嗎?如果這一次如前瞻建設所規畫的一般,輕易讓輕軌建設遍地開花,可以想像未來的10年、20年之後,台灣的土地將會遭到什麼樣的切割、凌遲,資源將遭到什麼樣的錯置、浪費?
齊頭式平等的迷思,將帶給台灣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