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醫殯分流上路 下月起醫院不得設靈堂+台灣教育把考試變成學生的競技場?歐美孩子只跟自己競爭

林亭妤 2017/06/27 08:14 點閱 20490 次

1.醫殯分流上路 下月起醫院不得設靈堂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2546242
立法院五年前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今年七月一日起,醫院不得附設殮、殯、奠、祭設施,違者將開罰卅萬至一五○萬元罰鍰,且採連續罰。有立委提案是否能有權宜措施,設置簡易靈堂方便民眾,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為落實醫殯分流,七月如期上路。花敬群說,當初已給了五年的準備期,地方政府也陸續增設冰櫃等相關設施,數量上應足夠。

回應:民眾過去常在醫院設置簡易靈堂治喪,7月實施後就要移至一殯或二殯設置牌位區,讓殯葬業者競爭,價格或許可公道些。

2.台灣教育把考試變成學生的競技場?歐美孩子只跟自己競爭
https://udn.com/news/story/7272/253775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文:李佳燕 家庭醫師】
聽過太多「陪讀」的父母,考前幫孩子複習功課,幫孩子抓考試重點和考題,甚至先出模擬試題,讓孩子身經百戰之後,真正考試時,寫起試卷來,自然流暢無敵。這其實已經失去考試真正的目的了。

考試的本意,應該是老師與學生一起拿來瞭解,究竟這個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吸收了多少?懂了什麼?哪一個部分仍然有待加強?否則老師每天諄諄教誨,也搞不清楚底下聽講的學生,究竟懂了多少?

所以,在許多歐美國家,考完試,每一個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成績,他不會曉得別人考得如何。每一個孩子的競爭對象是自己,今日的自己有沒有比昨日的自己進步?這是孩子努力的目標。

回應:台灣教育制度已經習慣於排出優劣,就算忽然不公布成績、不排序名次,學生自己還是會產生競爭意識,想要知道誰比自己好、誰比自己差。真的要不重視排名,必須整個社會氛圍都覺醒,企業主首先就不能以學歷來比較勞工,否則學校教育永遠翻轉不過來。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