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殯分流 立委憂:沒彈性會出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546225?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立法院五年前通過「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案」,今年七月一日起,醫院不得附設殮、殯、奠、祭設施。對於有立委提案是否能有權宜措施,設置簡易靈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為落實醫殯分流,七月如期上路。
花敬群說,當初修法通過後,已給了五年的準備期,地方政府也陸續增設冰櫃等相關設施,數量上應足夠。
曾提案要求設置簡易靈堂的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說,既然先前朝野協商決議,他予以尊重,他也是支持醫殯分流。但他說,當初是基於都會區民眾的需求考量,僅設立簡單的祭拜區,沒有涉及殯葬業者,也不是容許舉辦告別式,就是一個給喪者的親友家屬,可能是住在偏遠地區能有一個就近祭拜的小桌子而已,算是一種權宜之計
回應:這挑戰民眾長期的民俗習慣,還是要尊重每人的習慣。也許會引起反彈。
2.推客語國中小必修 小英政策豈能信口開河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54514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要在重點發展區推動客語,從行政院通過的客家基本法修正草案而言,讓該區的公家機關將提供客語服務和國中小把客語列為必修是兩個重點。初步看來,要公家機關提供客語服務並不困難,但要在國中小學把客語列為必修,就必須思考。
因為把客語列為必修,對於重點發展區內的客家子弟而言,學習自家母語,應該不是問題,但對於住在當地的非客家子弟而言,是否也必須修習,顯然值得探究,但該如何解決,尚未見相關單位提及。
回應:列為必修要謹慎考慮,而不是現在就拋出來討論引發爭議,原住民語快消失是不是也要列為修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