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 美國人文博士的失落

邱慕天 2017/06/05 20:52 點閱 65632 次
圖說:人文博士的就業前景茫茫(photo by fordschool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圖說:人文博士的就業前景茫茫(photo by fordschool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綜合報導】百無一用果然是書生?人文博士學位的平均修業時間長達9年以上,是法學、醫學博士的2、3倍,然而在美國取得終身教職愈來愈如緣木求魚,與兼任教師的比重從半世紀前佔大學中的8成,到現在僅佔2成不到;甚至許多被迫兼課領鐘點費的人文博士,淪落到跟遊民一起領食物券。

靠食物券過活

43歲的布魯寧嘎-瑪朵是一位白人單親媽媽,在加州爾灣大學取得中世紀歐洲史學博士的她,在亞利桑那州的社區大學負責每周20小時的教學和學務,但900美元的月收入,光是房租就去掉750美元──這還是選擇住在學校70公里外,每月花近200美元油錢通勤才有的房價。她不得不倚靠聯邦政府的食物券過活。

高等教育記事報》在2012年記述了布魯寧嘎-瑪朵的故事,像她這樣的美國人文博士近來愈來愈多。根據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報告,40多年來美國大學終身職教師佔的比例,從1969年時的80%,跌到了2012年的30%。2017年時,它更下降到17%,且這個職缺還在每年以短少5千個的速率蒸發中。

a
圖說:史丹佛大學的博士袍加身,向來是無比的光環;然而如今愈來愈難與學術的康莊大道畫上等號(photo by pinsdaddy)

「高知低就」的博士困境

許多兼任教師必須在不同學校拼課,湊成一份看起來像全職、但毫無福利保障和寒暑假的大學工作。2014年美國國會報告指出,近9成的大學兼任教師都在2所以上學校教課;還有13%同時是在4所以上學校開課。他們教一門課的收入中位數是2700美元,儘管如果幸運在常春藤等級的學校兼課,一門課的學期鐘點費能到6、7千美元。這使得全美有超過3成兼任教師的生活都在貧窮線附近或以下。

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格雷特曼在《高等教育記事報》撰文分析,美國大學的公共投資在過去20年大幅下降。各大學轉而把本科生當搖錢樹,彌補財政缺口,從而導致「大學學貸」膨脹為全美最大的公民債務。

人文博士不比其他學科,所受的訓練只適合到大專院校做研究與教學工作;但僅佔17%的終身教職缺,一出就搶破頭。喬治城大學猶太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柏林納布洛在2017新書《校園機密》中指出,現在取得美國人文博士往往意味著成為「產業後備軍」的一員,裡面已經累積了10年的剩餘學術勞動力,2017年新科博士,與2007至2016年這10年畢業的博士搶同一個職缺,絲毫不足為奇。

人浮於事 高教正衰退

柏林納布洛表示,一個缺可以收到數百份履歷,其中有能力勝任的多達50人;50人中有10人極為傑出;10人又有5人的發表經歷「已顯赫到功高震主」。這極為傑出10人的9人可能會在當年被各種不同機構挑走,然而餘下「合格」的40多人只能在那一年繼續回流到博士後、兼任教師、約聘人員等種種薪資和舞台都對不起他們能力的崗位蹲著。

在這些柴米油鹽的消磨下,這些智識能力精良的準學者的希望、夢想和生涯漸漸被摧毀。更別說,由於招聘委員會是由系所的教授組成的無償行政工作,出於學閥情結、配偶內定的招聘抉擇層出不窮,卻無法問責,從而也排擠了有能力和有理想的新進學人。

柏林納布洛指出,如果你是真的很優秀的學者,到了三流學校也可以拚命發表證明自己,最後得到一個還過得去的終身教職。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安慰獎,無助於整個高教體系的衰退和崩盤。

b
圖說:人文博士的就業前景茫茫,也是整個大學、研究所文憑主義破產的一個徵兆(photo by Chandler Abraham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