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恐成常態 海綿化都市可防災

鄭羿菲 2017/06/04 19:10 點閱 22367 次
隨著氣候暖化影響,強降雨型態恐成常態,專家呼籲,透過都市規劃改整為「海綿化」,可有效防洪、防高溫。(photo by 醒報資料照)
隨著氣候暖化影響,強降雨型態恐成常態,專家呼籲,透過都市規劃改整為「海綿化」,可有效防洪、防高溫。(photo by 醒報資料照)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台灣今年首次梅雨鋒面就遇「強降雨」,造成各地淹水,「隨著氣候暖化影響,像強烈颱風帶來豪大雨量的梅雨鋒面,恐成常態。」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4日受訪時表示。台北市下水道能承受的疏洪量是時雨量78.8毫米,而此次在內湖就出現了最高時雨量154毫米,顯見水患難以避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與汪中和都建議,推動「海綿化」城市防洪。

天氣風險公司環資部總監賈新興也說,「科技能在5天前預估明顯降雨的大方向,但細節預測有其限制,民眾需有警覺性。」

強降雨恐成常態

今年6月2日迎來了台灣2017年的首波梅雨鋒面,也迎來暴雨肆虐,各地紛紛傳出「淹水」災情,民眾不禁想問,難道不能提早預測,提供更長的防災準備時間嗎?

「過去梅雨的降雨強度比較緩和,很少像是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但這會是台灣未來要面臨的挑戰。」汪中和4日受訪時指出,隨著暖化海洋蒸發的水氣變多,大氣中所含的水蒸氣較以往豐沛,若再碰上鋒面滯留與西南氣流,雨量會非常可觀,這種極端降雨型態不只是台灣有,全世界也都是如此,而面對強降雨的天氣型態,台灣排洪系統恐無法應付。

細節難提早預估

汪中和指出,目前科技的極限是提前2~3個小時能提供民眾警訊,因為當測得24小時內超過200毫米的降雨量,得知符合豪雨或更高的等級後,還得經過行政體系層層把關,才能將暴雨的資訊傳播出去,過程中耽誤了不少時間。

「民眾需要明白,每當梅雨開始,就是台灣暴雨的序幕,政府與民眾要提前開始著手防災。」賈新興說,過往梅雨降雨資料也都如此顯示,氣象科技可以提前5天告知民眾「可能」會有強降雨的風險,但也只能提供大方向,至於何時發展成雷雨胞、降雨區域、降雨強度及停留時間等細節都很難預估。

海綿化都市多項防災

「都市建設必須整合防洪、抗高溫、遏止空氣汙染等多元防災的規劃做建設,而『海綿化城市』是有效的方式。」汪中和強調,過去幾年各國都在提倡海綿都市,但有時候社會的警覺性不夠、沒有落實,成為災害的「灰犀牛」(明知要做而沒作為,導致災害)。他說,海綿化是讓都市能夠「透水」,下雨時扮演排水、吸水的角色,平時高溫悶熱可吸熱蒸發,還能防止揚塵空汙,「建議政府透過『前瞻計畫』,進一步整合構建都市防災能力。」

疏洪標準已被超越

「這次淹水主因是都市排水不良,應從都市設計著手,建立可透水、吸水、保水的海綿城市,做為工程手段以外的備援系統。」李鴻源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強調,不能再迷信工程手段,以為花錢就能解決,要用都市設計的手段解決都市淹水問題,也就是利用空間的改造。

台北市長柯文哲3日指出,此波梅雨在內湖的最高時雨量達154毫米,已超過防洪標準,導致大湖山莊出現淹水災情。汪中和說,以台北市防洪200年的標準為例,下水道系統能排疏時雨量78.8毫米已是非常高的標準,更不用說其他縣市的下水道系統恐怕不及台北市好,而在台北市路網發展已飽和的情況下,要再擴建排洪系統受到一定的限制,能夠做的就是海綿化城市備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