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春季展卷:天龍資本主義 (20170604 國家)

邱慕天 2017/06/04 18:22 點閱 1088 次

《國家》 The Nation
諾安‧馬戈爾的新書《天龍資本主義》(Bramin Capitalism),代表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的新銳經濟歷史學群,回頭注意到「美國資本主義」在歷史進步大潮下生成的人為操作性。

這些操盤手包含:試圖壟斷黃金市場的吉姆•菲斯克(Jim Fisk)、鐵路股票大亨傑•古爾德,還有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和約翰•洛克菲勒等產業鉅子。

在南北戰爭與20世紀初期之交,美國展開了約翰•杜威在1899年所說的,「以煤,鐵和蒸汽經濟」展開的徹底革命,將1865年時南北分裂的國家經濟發展方向,一舉整合轉型為1900年時超越英、法、德生產總和的世界工廠。鐵路聚合了市場、華爾街新富催生了金融體系,相對剝奪感嚴重的工人則發動了名垂青史的工運。

馬戈爾的著作強調這整個系統是人造的,大過自然力量所塑。在各級的政府和社會階層不斷折衝之後,形成它的最終面貌。也因此,這樣一本探討資本主義歷史的書,有別於對經濟歷史的單一聚焦,它也探索了工運歷史、商業歷史、文化歷史、女性與家庭歷史、國政歷史,解析美國社會更階層的體系面貌,如何被特定菁英追逐利益的決策所影響。

此外,馬戈爾也在此書中嘗試將美國西部發展歷史融入國家敘事。透過當時波士頓天龍資本家的大力投入,美國中西部的棉花、礦業、畜產業都迅速地專業經理人化,也帶動了當地的房產與銀行業。而私人財富的增長,引發了美國兩種左右派兩種政治路線的深層思辨:右派支持的是低稅收、去管制的小政府、不受限制的利潤追求,左派卻認為經濟發展應該被納入民主框架,受到所謂的公共利益所規範。

於是最終,我們可以從較晚拓荒的偏鄉如蒙大拿州、達科塔州、愛達荷州、懷俄明州的州憲法,看到左派理念取得的一些關鍵勝利,諸如鐵路歸公管、以高稅收保障社會福利和平均教育等等。這些地區生成的制度文化,都是美國發展中的社會與領土激烈碰撞的刻痕,是關於如何平衡民主與資本主義的深遠矛盾,也是美國2百多來年,還在嘗試回答的課題。
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frontiers-american-capit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