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空間舞者在框架中激烈扭轉身體,卻始終無法跳脫,象徵父權主義的框架卻未從女性身上退去。(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system/assets/images/000/035/519/big/%E5%9C%96%E8%AA%AA%EF%BC%9A%E8%88%9E%E8%B9%88%E7%A9%BA%E9%96%93%E8%88%9E%E8%80%85%E5%9C%A8%E6%A1%86%E6%9E%B6%E4%B8%AD%E6%BF%80%E7%83%88%E6%89%AD%E8%BD%89%E8%BA%AB%E9%AB%94%EF%BC%8C%E5%8D%BB%E5%A7%8B%E7%B5%82%E7%84%A1%E6%B3%95%E8%B7%B3%E8%84%AB%EF%BC%8C%E8%B1%A1%E5%BE%B5%E7%88%B6%E6%AC%8A%E4%B8%BB%E7%BE%A9%E7%9A%84%E6%A1%86%E6%9E%B6%E5%8D%BB%E6%9C%AA%E5%BE%9E%E5%A5%B3%E6%80%A7%E8%BA%AB%E4%B8%8A%E9%80%80%E5%8E%BB%E3%80%82%EF%BC%88photo_by_%E4%B8%BB%E8%BE%A6%E5%96%AE%E4%BD%8D%E6%8F%90%E4%BE%9B%EF%BC%89.jpg?1496311629)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簡單又變換無窮的幾何線條方框,象徵父權主義的框架,舞蹈空間7名舞者1日彩排《反反反》作品,舞台上的框架如有自我意識般,緊隨舞者變形壓擠,隱喻即便女性主義已推動超過半世紀,父權主義的框架卻未從女性身上褪去。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受訪時說,看著其他舞者隱在黑暗中注視場中掙扎的主角,觀眾將可以激發出許多想像。
舞作高潮更在裸身女舞者於男舞者背後出現的瞬間,引起現場一小片抽氣聲。女舞者遭困在6名手持畫筆固定不動的舞者之間,被迫在狹隘空間中掙扎扭動,讓畫筆在身上留下一道道無法抹滅的痕跡。該作品的編舞家瑪芮娜說,裡面將包含了觀眾產生的各種想像,如:歧視、物化、意淫、枷鎖等。
裸身女舞者姵君受訪時說,當初選角是她自願承接這個角色,被問及要裸露上半身時是否有過掙扎,她表示,她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性很強,其他舞者或許羞於在朋友面前坦露,但她將之視為必要性的藝術而非噱頭,在舞台上沒有太多羞赧。
擅長將社會議題轉化為舞蹈的瑪芮娜則依照一貫手法,將《反反反》作品切割成多個分鏡呈現,配合舞者的獨白,讓觀眾清楚明瞭地看見社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期待、要求等,比如:適逢生理期的女性不能到廟裡拜拜;一個得體可愛的微笑,可以給予女性最大的方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