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中國?大陸?慎踩兩岸政治敏感線 別再傻傻分不清+課本跟不上新課綱 家長:買參考書負擔更重

吳宇涵 2017/05/18 08:20 點閱 23693 次

1.中國?大陸?慎踩兩岸政治敏感線 別再傻傻分不清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68397?from=udn_ch2cate6638sub6656_pulldownmenu

因此她詢問了周圍親朋好友,是否知道使用「中國」與「大陸」的區別。調查後發現,世代的不同,是造成中國與大陸一詞使用上的分別。老一輩的人常稱對岸為「大陸」,年輕一輩的人則稱對岸為「中國」,也容易意識到講中國是在講國外。但也有年輕人認為稱對岸「大陸」比較口語,稱「中國」比較像課本中出現的名詞。
回應:想到自己來台北念書,一開始也會被問為什麼不是稱台灣「本島」,而是稱台灣為台灣?大一去中國大陸時,也曾被糾正不可以稱中國為中國,要稱大陸。

2.課本跟不上新課綱 家長:買參考書負擔更重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468016?from=udn_ch1012cate6873_pulldownmenu
教育部管制教科書價格意外惹議,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秘書長李昭蓉表示,現在的政府是「抓小放大」,只是計、議價教科書,卻沒有考量到參考書、習作等價錢,但這些都是家長要負擔的費用,因為孩子光讀課本根本不夠。
李昭蓉指出,教科書如果品質好一點,就不用再花錢買參考書。政府應透過行政手段,由政府付費採購教科書,將品質、偏鄉需求等納入採購條件,才更能符合新課綱精神。
回應:我覺得教科書要檢討的是內容,參考書就真的要管一管價錢,每次一買都好幾千,課綱又一直改來改去,教科書都不能重複利用,每學期都要買新的,滿浪費資源的。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