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主政將滿一周年,儘管府院投入大筆經費來宣揚執政一年來的政績(如實質體推動非核家園、促進轉型正義、啟動年金改革、推動同性婚姻修法、兩岸維持現狀、推動新南向政策等等),但是從民意所傳達出來的不滿之聲與「完全執政」者的認知有著極大落差,而蔡總統在勝選之夜所宣示的執政初心:謙卑、謙卑、再謙卑,如今已經成為坊間說笑揶揄的題材。
選錯人了?
現行執政團隊所展現的治國能力和對人民的態度和大選前大不同,民眾開始思考是不是又選錯人了?為何台灣選民只能在爛蘋果中挑選比較不爛的,而不是在好的蘋果中,挑選品質最佳的,來為民服務,是選舉制度使然?還是選民素質有問題?值得專家學者深入去探討。
選前蔡團隊承諾,會幫農漁民找到較中國市場獲利更高的國外市場,無須依賴中國單一市場。只是選後至今,雖已成立統一農漁產品對外行銷公司(台灣國際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卻遲遲未見在拓展外銷市場上有具體成果,許多農漁產品面臨供需失衡,致價格暴跌的慘境。而原先順利輸中的農漁產品也因兩岸關係急凍,不若先前般暢行無阻,農漁民紛紛憂慮生計受到影響。
蔡政府施政最大問題在於改革過於急躁又缺乏溝通,致使許多施政頻頻出現髮夾彎,速度甚至快過朝令夕改,讓民眾驚嚇指數破表。對此,執政團隊並沒有虛心檢討改進,還以『滾動式』施政為自己辯解,難怪連親綠的媒體都要感嘆,民進黨選舉人才濟濟,獨缺治國良才。
「愛台灣」不是萬靈丹
還好,自由民主國家的特點在於,人民可以透過定期選舉,重新考量權力付託的對象。目前人民給予絕對權力的執政黨,若誤以為江山是他們打下的,可以為所欲為,把公器當私產恣意揮霍,和自己過去強烈批判貪腐、無能、向財團傾斜的馬政府同樣作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愛台灣』將不再是某個標榜本土政黨的勝選王牌,若市井小民的生活越來越困難,民眾將很快於下次選舉收回權力,重新尋找代理人。
這一年蔡總統在兩岸、食安、經濟交出不及格的成績單,未來這些議題仍然是蔡總統必須要面對的重大考驗。蔡政府要想補考過關,必須重新調整執政團隊陣容和施政思維,以謙卑的態度,做出讓民眾有感的政績。而2018年的地方選舉,將會是人民對蔡總統補考直接給出的分數,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