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女孩回國! 社會標籤恐成壓力

陳玟潔 2017/05/07 17:52 點閱 20188 次
2014奈及利亞首相與被釋放的學生見面。 (photo by flickr)
2014奈及利亞首相與被釋放的學生見面。 (photo by flickr)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陳玟潔綜合報導】奈及利亞伊斯蘭激進組織「博科聖地」6日與奈國政府達成協議,以該組織成員為交換,釋放2014年在「奇博克」遭綁架的82名女中學生。對這些女孩來說,在囚禁期間已是身心俱疲,回鄉後更要承受社會異樣眼光與龐大壓力,該如何應對往後的人生課題,勢必成為女孩們最大的挑戰。

據《BBC》報導,奈國政府在非政府組織、紅十字會等協助下,以換取博科聖地成員「歸隊」促成這次人質的釋放。事實上,自2014年事件發生起,奈國政府已持續與博科聖地交涉,在2014年已有21名女孩被釋放。

據《衛報》報導,女學生們目前正在該省靠近喀麥隆的城市接受健康檢查,以確認身體並無大礙,進行完畢後即會送往該省市區,遭綁架學生的家人都迫不及待想知道釋回名單中是否有自己的家庭成員。
其實「奇博克女孩」只是博科聖地所犯下的案件之一,事實上還有數千名成人及小孩被綁架,但卻未如奇博克女孩受到重視。

據《獨立報》報導,根據一名當年被釋放的女學生證詞描述,在被囚禁期間,博科聖地給她們兩個選擇,一是成為該激進組織的一份子,二是成為奴隸(包含性奴),據信多數都拒絕皈依伊斯蘭教成為組織成員,因為奇博克人以信奉基督教為主。

奇博克發展協會主席波古˙比特魯斯告訴媒體,他認為在2014被釋放的21名女孩應該到國外接受教育,原因是即使女孩們只被囚禁幾個小時,當她們回到家鄉時,也會被貼上「博科聖地妻子」的標籤,不被社會接受,這使她們身心受盡折磨,也成了被綁架女孩不願被釋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