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知名作家瓊瑤與皇冠出版集團創辦人平鑫濤的新聞頻頻躍上媒體。由於家人間對病危定義不同所引發的醫療爭議,再加上過往的積怨,讓瓊瑤與平鑫濤和前妻的所生3位子女平瑩、平珩和平雲之間的齟齬、對嗆,益為激烈,甚至連第3代都加入;網友各擁其主、且加入戰局,搞得更加天翻地覆;瓊瑤已宣佈自9日起關閉臉書,從此不再多談。
一根鼻胃管引爆話題
這個爭議看似平家的家務事,然而,隨著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瓊瑤與平家子女的爭執主題,將會是越來越多台灣家庭同樣須面對的難題。事情的引爆點是一根鼻胃管。瓊瑤認為自2002年以來就出現失智,且曾大中風的平鑫濤,已屬末期病人,實在不需要再以插鼻胃管這種痛苦的方式,「加工活著」。
平家的3位子女則認為父親只是失智,並非病危;況且鼻胃管並非一般急救時的插管,只是輸送必要的養份給父親,日後可以再摘除。如果此時不使用鼻胃管,「不就是要活活餓死父親嗎?」平家子女坦言,他們實在做不到。
是病危?還是失智?
老實說,平鑫濤的病況究竟如何,是只有失智、沒有病危,還是情況並非如此,找個大家都在的時間、由雙方共同信任的醫師,做詳細的分析和說明,除了聽取醫師提出目前最佳醫療對策的建議,家人之間也可以好好討論,以便做出共同認可的決定。
不過,目前看來,瓊瑤與平家3位子女已經無法面對面溝通,只透過臉書、媒體互相放話的結果,加深彼此間的嫌隙與誤會,也使得事情越來越棘手。一邊是摯愛的妻子,一邊是疼愛的兒女,平鑫濤如果知道他所愛的兩邊,如今竟為了他而決裂、互控、爭吵不休,還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雜議,想必注重隱私的他一定會十分痛苦。
平家事例絕非罕見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重病與死亡面前,陷入疲累與慌亂的家人間,除了會因為對病情認知、醫療方式的觀點不同,發生衝突,許多新仇舊恨也會在這個時候大量湧出。
因為很多人認為,死亡既是終結,那就是算總帳的時刻,因此,在死亡面前,人們不想再假裝、不想再客套,於是對前塵往事睚眥必報、甚至感受會變本加厲。即使結構、關係相對單純的家庭,也可能會在如何面對、處理臨終親人的末了之事,意見相左、互相指控、產生糾紛。因此,瓊瑤與平家3位子女之間的對立,絕非罕見。
為了避免憾事發生,現代人都必須學會為自己的身後事做好準備,對醫療方式、資產的處理,最好交待得越詳細、越不至於引起疑慮越好。平鑫濤曾預立遺矚,他表示病危時不插管,問題是何謂病危、何謂插管,顯然妻子與子女就有不同的觀點,結果吵到不可開交。
好好走完最後一哩路
其次,在處理親人「最後一哩路」的事情時,不同立場的家人不妨思考,是否能夠為另一方「多走一哩路」,也就是為愛的緣故放下自我、多做一點、多讓一點;即使意見不同也絕不惡言相向,而是用溫柔的方式陳述、勸勉。畢竟只要想到對方也是臨終親屬所愛的人,你又如可忍心陷他於十手所指、無盡悔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