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穿衣服的胡蘿蔔種子(左)與批上衣服的胡蘿蔔種子。(photo by林亭妤/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4/884/big/%E5%9C%96%E8%AA%AA%EF%BC%9A%E6%B2%92%E7%A9%BF%E8%A1%A3%E6%9C%8D%E7%9A%84%E8%83%A1%E8%98%BF%E8%94%94%E7%A8%AE%E5%AD%90%EF%BC%88%E5%B7%A6%EF%BC%89%E8%88%87%E6%89%B9%E4%B8%8A%E8%A1%A3%E6%9C%8D%E7%9A%84%E8%83%A1%E8%98%BF%E8%94%94%E7%A8%AE%E5%AD%90%E3%80%82%EF%BC%88photo_by%E6%9E%97%E4%BA%AD%E5%A6%A4%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E4%B8%8A%E7%A8%BF.jpg?1492677462)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當種子穿上「衣服」,發芽為幼苗後將可多出防治幼苗病、蟲害等附加價值!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投入「種子批衣」新技術,透過幫種子多批幾層衣服、改變衣服顏色,可以讓農民更好分辨品種、播種更精準、整體投入成本降低。研究員黃玉梅20日說,歐、美已很流行種子批衣技術,希望我國也能開始創造「種子產業」新商機。
歐美等國廣泛使用在種子上加工的技術「種子批衣(seed coating)」,透過「外衣」(各家有獨門配方)改變種子的形狀大小,讓原本細細碎碎的種子體積變大,更容易播種。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研究員黃玉梅20日在「穿著機能衣的種子」記者會中指出,種子批的外衣可以有不同的風格與機能,比如依農民需求添加有益微生物、肥料、保護藥劑等,在發芽初期就可保護幼苗成長,免去苗期大面積噴灑農藥的程序,且外衣並不會影響到種子的發芽,其染色色素也是從植物或礦物質中萃取的天然色素,都已經過實驗確定不會對種苗或人體造成傷害。
「披衣種子的第2個好處則是提高機械播種的精準度。」黃玉梅表示,當原本又細又碎的種子多穿幾層外衣後就會變大顆,播種時「一播就中」,可節省種子用量,整體成本計算下來後更是大幅降低,她以胡蘿蔔為例,若使用原本又細又碎的種子,加上人力間拔工資後,一分地成本約5025元,但若使用批衣種子後,一分地成本可降到980元,相差達5倍之多。
此外,種苗場說,有些蔬果旗下品種繁多,但種子長得大同小異,比如美生菜、大陸妹、A菜等就是不同品種的萵苣,為了避免混淆,還可以幫種子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以利分辨。
只不過有些外衣種子需搭配特定的機器才便於播種,黃玉梅坦言,這些特定機器的持有者目前很少,外衣種子要在民間普及至少還需4~5年,也建議如果農民想使用外衣種子,找各地區的代耕中心會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