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糖友使用血糖機量血糖,也需要在「對」的時間監測。台灣糖尿病權威醫師游能俊13日在記者會中建議,民眾於餐前及餐後2小時量血糖時,要注意血糖上升範圍需落在30~60(mg/dL)。亞東新陳代謝科醫師江珠影受訪時則提醒,服用類固醇藥物的病患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若合併有糖尿病,需更嚴密監測血糖。
在一間小小的糖尿病診所,同時照顧4千位以上糖尿病友的糖尿病權威醫師游能俊,13日在「糖友遵守345法則 面對血糖不慌張」記者會上,介紹有效管理血糖數據的秘訣。他說,民眾在家自我量測血糖時可以採用「前前配」或「前後配」方式。
「前前配」是指糖友可於「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這4個時間點中,挑連續的兩餐測量血糖。游能俊舉例,糖友可選擇於早餐前和午餐前測量,或午餐前及晚餐前、晚餐前及睡前、睡前及隔日早餐前,「不能間隔一餐以上才測量,比如早餐前量完後,一直等到睡前才再量1次,這樣對血糖變化的掌握就不夠精準了。」
與「前前配」方式可以交互使用的是「前後配」,游能俊指出,病友需在進食前與進食後2小時各測量一次血糖,觀察血糖值的上升是否有落在30~60mg/dL之間,如果血糖上升低於30mg/dL,則糖友容易因藥效過強而變成低血糖;若血糖上升超過60mg/dL,則代表那一餐的糖分過高,需檢視並調整飲食內容。
而糖尿病友每隔多久需量1次血糖呢?游能俊建議,「前前配」和「前後配」配對法,一週應有3次,最多僅能「量1天休2天」,此外當然可以每天都測量。
另外,糖尿病不只和高血脂疾病掛勾,一名38歲何小姐在罹患糖尿病的同時還合併有氣喘病和心臟病,「每次氣喘發作時血糖都會跟著升高。」
對此,亞東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江珠影受訪時說,人只要生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血糖,而需服用類固醇藥物的氣喘病影響尤甚,提醒民眾若發現服藥後血糖升高,應回診和醫師討論用藥問題,切勿自行停藥,平時要更嚴密監測自身血糖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