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監督髮夾彎 民團批政府「一國」

鄭羿菲 2017/03/22 13:40 點閱 19498 次
社民黨在立法院外舉辦記者會,批評民進黨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為一國背書、缺乏監督服、貨貿協議的機制。(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社民黨在立法院外舉辦記者會,批評民進黨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為一國背書、缺乏監督服、貨貿協議的機制。(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民進黨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版本,讓泛綠民間團體大為感冒,「過去民進黨主張『國與國』,現在髮夾彎成『一國兩區』。」社民黨召集人范雲22日在記者會上批評。台聯黨文宣部主任陳嘉霖也指出,「民進黨草案雖有國會監督,但缺乏公民社會監督的機制,在行政、立法都是執政黨一把抓的情況下,國會監督只是橡皮圖章。」

太陽花學運爭取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已過去3年,日前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與民間社團「經濟民主聯合」重返立法院外陳情,林飛帆表示,「此刻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最好制定監督條例的時間點,希望民進黨政府能記得當時的承諾,不要再背棄民眾的信賴。」對此,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不諱言地說,「杯葛預算是爭取的手段之一。」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2日由國民黨排審監督條例,但民進黨代替在內政委員會沒有席次的時代力量提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6個草案應交由「內政、國防、經濟」三個委員會聯席審查,其中民進黨黨團版本的監督條例卻讓民間團體大為感冒。

無法監督服、貨貿

社民黨22日在立法院外舉辦「解『毒』監督條例,社民黨籲政府勿失信於民」記者會,范雲批評,「民進黨團去年提出監督條例草案後,始終不願意採納民間意見!」她指出,民進黨團的監督條例沒有溯及既往的規定,就算監督條例通過了,也難以重新監督已簽署完成的服、貨貿協議,政府應重新辦理服、貨貿的衝擊影響評估,視評估結果修正或撤回服、貨貿協議。

范雲說,兩岸協議雖規定須送立法院,但協議若由行政機關決定為「備審」,民進黨沒有制定立法院得轉為「審查」的機制,到時立法院恐成為橡皮圖章。

兩國髮夾彎成區

「民進黨過去主張『國與國』,現在卻變成『一國兩區』。」范雲指出,2014年民進黨推出的監督條例版本中,是以「台灣與中國」為主體稱呼,但這次卻改為「兩岸」,她直指民進黨髮夾彎說,「台灣應該跳脫一國兩區的架構,民進黨少數政治菁英不能決定國家的未來。」

「民進黨團的監督條例,是默認『一中架構』的產物。」陳嘉霖指出,雖然草案重點是國會監督,但缺乏公民社會的監督機制,等於行政、立法都是由執政黨一把抓,確實國會監督可能淪為「橡皮圖章」、流於形式,專斷獨裁的戲碼可能重演。

陳嘉霖認為,光是訂定「台灣與中國的協議監督條例」是不夠的,政府應研擬對中國貿易的高關稅、知識產權保護,及反傾銷等經貿保護的技術政策,才能斷絕中國的「經濟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