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沉思228愛比恨力量更大(彭蕙仙)

彭蕙仙 2017/02/26 17:27 點閱 1211 次

228將屆。今年是228事件的70週年,又逢民進黨全面執政,預料從中央到地方,必定會大力紀念228事件。自前總統李登輝以總統及國民黨黨主席的身份向228受難者及家屬道歉,並於1995年發佈實施《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以來,已經過了21年,民進黨也已2度執政,對228事件除了追討元兇之外,是否還有更高一層的思維與作為?

賠償期限將至

關於228事件,關鍵的爭議點之一是究竟有多少受難者?根據《二二八條例》,受難者在1995年10月7日起的7年內,依規申請給付賠償金。申請期限本已屆滿,不過,後來條例在2013年修訂再延長4年,預定在今年的5月23日止。

按照228基金會的統計,目前事件受難案總計2288件,其中,死亡類案件684件、失蹤類案件178件、其他類(包括監禁、受傷或名譽受損等)1426件;受領賠償金的人數(包括受難者本人或受難者死亡後的家屬)總計9959件。儘管還沒有請領賠償的228受難者或家屬,還有將近3個月的請領期限,但是預估出現大規模請領的情況,應該機會不大。

請領賠償的人數反映了事件規模大小的客觀事實,特別是228基金會由綠營主導,對賠償對象採取從寬認定,因此,說228事件造成約700人死亡、全部受難人數不到一萬人,這種說法應不為過。當然,死亡或受難人數的多寡,並不能改變228事件的悲劇性。

228事件發生至今70年,走過「諱莫如深」、「扭曲」、「逃避」、「尋找真相」、「追查兇手」、「道歉」、「賠償」…至今,228這個議題可以說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與思維裡,70年後的我們應該用什麼的態度來面對這個時代的錯誤、歷史的悲劇呢?

綠營擴大仇恨對立

民進黨政府顯然決定繼續並擴大仇恨與復仇的基調。文化部從中正紀念堂著手,宣佈了一連串的措施,期望消滅這個建築與蔣中正之間的關聯性。以民進黨的性格加上如今大權在握,要趕走蔣中正,應不難如願以償。只是要思考,這麼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民進黨如此輕而易舉地就把蔣中正趕出,會讓獨派見獵心喜、加大胃口,然後步步進逼要求政府全面消除「中正遺跡」,甚至包括將全台超過180條以上的「中正路」改名,如果做到了這一步,將十分勞民傷財。蔡英文上台以來,正面的施政績效已屬有限,難道要耗費資源投入這種沒有實質意義的所謂轉型正義工程嗎?

其次,蔣中正對台灣的歷史評價,功過互見,並非如獨派的全面否定,當民進黨政府不經任何公共討論的過程,率爾廢蔣、去蔣,就已傷害了台灣另一部份人民的感情,造成台灣更嚴重的對立,有必要嗎?更何況這麼做也不一定符合民意。例如創造「我是中壢人」臉書粉專的綠黨議員王浩宇近日舉辦直播投票,調查網友是否支持拆光蔣介石銅像,結果反對人數在3小時之內即破萬,遙遙領先支持的票數。

期盼蔡英文不要忘了,上任時曾強調她的任務是「團結這個國家」。在228的70週年時,政府有比仇恨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記取歷史的教訓,發揮民胞物與的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