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賞櫻團翻車 蝶戀花旅行社勒令停業
https://udn.com/news/story/1/2284916?from=udn_ch1cate1_pulldownmenu
觀光局表示,今天派員前往蝶戀花旅行社,相關要求是依照消保法第36條、38條,未來蝶戀花公司應專心處理死者、傷者撫卹、保險等工作,待工作完成後,需提報旅遊行程風險評估等改善計畫給觀光局,審查通過,才能恢復營業。
交通部長賀陳旦今天表示將檢視旅遊行程,包含早出晚歸及特別便宜的商品,觀光局表示,今日已發函旅行業各公會、協會及品保協會,清查業者旅遊商品是否有上述情形,並要於7日內回報。
回應:此案對國民旅遊卡優惠有衝擊,關注7日後的檢討情況。
2.蘇金盛/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遊覽車問題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1859319
今天,我們的大客車也是一樣:在自家廠內,依設計圖在底盤上焊裝骨架後,再貼上板金,經防銹塗裝後,裝上衛星工廠提供的內裝件、座椅及玻璃、燈光等,其過程與製作方式和國際知名大客車廠沒兩樣,為什麼他們的就不是「拼裝大客車」,而我們就是呢? 每次有大事故,就說都是「拼裝車」惹的禍,有道理嗎?所以請別老把「拼裝車」掛在嘴邊,讓人說你不懂車子。
整體式大客車的概況,它是源自於飛機機身結構的觀念,沒有底盤大樑,車身本身就是承載負荷的結構體,所有負荷都分散到結構體的各個組成份子去共同承受,所以就無需傳統的粗壯大樑。這結構體完成後(包含板金、防銹),才裝上動力系統、操向系統、電氣系統、座椅內裝等,形成可以行駛的完整車輛,如同飛機一樣。由於沒有粗壯的大樑,所以完成後的車重較輕,整車剛性比我們一般用底盤打造的大客車要好,也就是說安全度高。因為較輕,所以較省油(不是聯合報所說,整體式的大客車較耗油),只是製造整體式大客車的技術層次高,我們台灣一般車體廠沒有這個技術。
曾經期待有朝一日憑我的技術成立國內第一家整體式大客車廠,哪知交通部忽然來個規定:成立大客車廠資金需2億以上,且需有若干名博、碩士組成的研發團隊等規定;之後又規定自行研發的底盤需通過20萬公里的耐久測試,才能取得合格證。天啊!歐日等先進國家最多也只是3萬公里,為什麼我們就要他們的7倍20萬公里呢?
安全門的第一階踏板距地高從70公分提升至100公分:先不要考慮出事時老幼婦孺不敢跳下來,這樣乘客的疏散時間才能大幅縮短又安全;而車身增加出來的30公分高度,正可提升車體的剛性,增加車輛的安全。關於安全門台階數的多寡與乘客的疏散時間的長短關係,建議交通部不妨研究看看。
國光號(MCI)的每個邊窗都是可外推的逃生窗,我們為什麼不模仿它們,至少每邊窗數的一半是可外推的安全窗(左右推的開口太小)。用擊破錘,莫說女生,男人要打破玻璃都不簡單。
交通警察隨時路邊臨檢,抓到安全門打不開的遊覽車,除了重罰之外,當場要該公司調派其他車輛來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