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溫度下滑,正是心臟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國健署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photo by chia ying Yang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ystem/assets/images/000/033/005/big/%E5%9C%96%E8%AA%AA%EF%BC%9A%E5%A4%A9%E6%B0%A3%E6%BA%AB%E5%BA%A6%E4%B8%8B%E6%BB%91%EF%BC%8C%E6%AD%A3%E6%98%AF%E5%BF%83%E8%87%9F%E8%A1%80%E7%AE%A1%E7%96%BE%E7%97%85%E5%A5%BD%E7%99%BC%E5%AD%A3%E7%AF%80%EF%BC%8C%E5%9C%8B%E5%81%A5%E7%BD%B2%E6%8F%90%E9%86%92%E6%B0%91%E7%9C%BE%E8%A6%81%E6%B3%A8%E6%84%8F%E4%BF%9D%E6%9A%96%E3%80%82%EF%BC%88photo_by_chia_ying_Yang_on_Flickr_used_under_Creative_Commons_license%EF%BC%89-1.jpg?1484032492)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今年入冬以來,國內外名人因氣溫變化大,引發心臟疾病而過世的消息時有所聞,國健署10日強調,當氣溫降低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本周末溫度可能下探13℃,需預先做好保暖防寒,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據國健署公布的研究結果發現,冬天因心血管疾病而就醫的比率會增加約1~2成,有心血管高風險的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人,天冷還是可以保持運動習慣,只是不宜一大清早就外出,最好等到早上8~9點後再運動。
保暖方面,四肢與頭頸部的保暖更要注意,可多穿戴手套、帽子、圍巾、襪子。
另外,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亦有部分病人屬於無痛性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就要立即就醫檢查。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王宗道則指出,若是恰逢更年期的女性民眾,心肌梗塞也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的症狀,民眾不易分辨,如有上述症狀時,也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長輩因為天氣冷而窩在家中,但也要小心低溫會增加跌倒風險。」國健署說,老年人的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較慢,容易因為姿勢的改變而造成重心不穩或低血壓狀況,增加跌倒的風險,就算在家中,跌倒的後遺症也不容小覷,在較容易潮濕的地板上應鋪好止滑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