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舒羽台北報導】「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困頓在政治的糾葛中,不斷追究過去的事情,也沒有及時放遠未來。」近年來已站到偏鄉教育第一線參與和觀察的嚴長壽5日在新書《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記者會時強調,用全球佈局的眼光,還是僅用南進的口號看個人,兩者之間勢必產生不一樣的格局。
回歸小國思維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5日出席新書記者會並分享自己觀察台灣的想法,「有一天晚上讓我徹夜難眠,我看到台灣的社會現象,我心中有說不出的焦慮及無奈。」他形容20年前,台灣一直停留在當時經濟起飛,竄身為亞洲四小龍的「機會雲朵」之下,而現在則正走上一個非常僵化而看不到未來的迷霧當中。
「但我們必須認清過去的繁榮已是無法挽回的事實!」他舉例說,當全世界都在提升的時候,即便是印度或是菲律賓這樣經濟低落的國家,接受教育的語言正因為是英語,讓他們也可以接受美國的教育。他說,這樣的行為顯示的是「教育可以穿透國際的界線」,而台灣目前最大的危機也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英語能力。
嚴長壽提醒,台灣該回歸小國思維,與鄰國為善,保持口說兩種以上的語言,認清自己在國際上的角色,重新定位國家位置及兩岸關係,先讓別人接受你,並非一昧要討好別人的認同,無論是國家、企業或個人未來的佈局上,都是共同該努力的方向。
擴張個人格局
他再舉例,有天他在香港的機場吃早餐時,聽到旁邊印度人聊到他利用政府提供的公費考取榜首後,到英國讀書工作,公司又鼓勵他回印度考EMBA。嚴長壽鏗鏘有力地說,這時候就可以看到,「不管是公司或國家都是有策略的在佈局。」,不僅提升個人的競爭力,也可以促進國與國的良性競爭。
他總結,不管從國家,公司再到個人,都要這樣策略性地挖掘及發展,提醒民眾可以反觀我國的外商公司及政府是否有用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員工或公務人員,如果目前沒有,回歸個體,每個人都可以朝這方向去思考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