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AI來搶大家的工作了! (20161204 新聞週刊)

邱慕天 2016/12/04 17:59 點閱 913 次

《新聞週刊》 Newsweek
美國科羅拉多州在1964年開始啟用自助加油機器,此後的30年它遍及全國,如今加油工讀生的工作,除了在紐澤西和俄勒岡州這兩個立法保障非自助加油存在的地方外,已經全部消失了。

這相當於近17萬個工作機會,就是「自動化」的威力。有人宣稱,這讓加油成本降低,使他們有閒錢消費在諸如iPhone等其他可以振興經濟與就業的地方。而這個低技術工作被取代的同時,更多父母選擇送孩子念大學、研究所,科技與知識進步,帶來整體的生活水準上升,識字率提高,平均壽命延長,犯罪率下降。

但這個時代開始,引導自動化科技,是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AI)。IBM投資的項目叫「華森」(Watson);亞瑪遜入股亞利沙(Alexa);蘋果有Siri;穀歌、臉書、微軟也都摩拳擦掌。兩個月前「業務力」(Salesforce.com)則推出了名為「愛因斯坦」的人工智慧。

如同100年前汽車、飛機、大眾電器、通訊技術一下子冒出一樣,在人類不同時代的適應力間製造巨大斷層,《新聞週刊》指出,普羅大眾沒有6到10年是跟不上的(想想在2006年Spotify就已推出「音樂串流」服務,但到這幾年才大紅大紫)。

麻煩的是,AI如同新品種的人類,不會等人跟上。「自駕」技術馬上就要開始取代美國350萬卡車司機的工作,更別說海外及全球範圍,甚至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優步已經併購了前穀歌AI專家打造的自駕技術「奧托」)。

AI靠著「物聯網」趨勢下,從人類身上取得的大數據不斷學習,很快地,醫學圖像判讀、法務助理、基礎會計、業績報表等業務都能輕鬆勝任。保守及悲觀的專家們評估:人類5到9成的工作將被機器取代。

因此,當前的挑戰與100年前一樣,人類必須學會與這樣的科技合作。該擔心的不是未來人類會再也沒有就業能力,而是輔導轉型的陣痛,讓一整代人失去工作舞台。但是AI原也是被創造來幫我們的,是吧?
http://europe.newsweek.com/robot-economy-artificial-intelligence-jobs-happy-ending-5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