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颱風、豪大雨 台灣難逃暖化(20161031 天氣論壇-賈新興、汪中和)

醒報編輯部 2016/10/31 14:56 點閱 940 次
台灣各地豪雨狀況明顯,帶來許多災害。(photo by網路截圖)
台灣各地豪雨狀況明顯,帶來許多災害。(photo by網路截圖)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 林意玲
與談人:汪中和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 (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江欣平、楊穎軒、李駿民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 全球高溫台灣躲不掉,因為台灣上空並沒有一個屏障,不可能說別人溫度高我們可以溫度低,而且事實上全球溫度升溫時,台灣也「貢獻」了很多溫室氣體,因為我們也不能說不排碳。今年已經快到年底了, 台灣今年的溫度變化非常大, 不知道賈博士對此現象的看法如何?

氣候異常作物產量減

賈新興:讓我為整年做一個回顧,今年年初1 月24 日,全台平地下了冰霰,台北出現了4 度左右的世紀低溫,非常冷。春天除了冷以外,還有一個就是降雨量也過多,因而造成很多的農作物的時序都被打亂。

再來是春雨多,但今年五月的梅雨很快就結束了,之後台灣就正式進入夏天的天氣形態。

今年第三個很重要的氣候特性,便是夏天熱得早,而且熱的時間非常長。以台北爲例, 根據統計到兩天前的資料來看, 高溫大於35 度的天數已有77 天。

過去,台北一年溫度超過35 度的高溫,平均只有24 到30 天左右,也就是說12 個月當中大概是熱一個月,但是今年熱天77 天,熱到兩個月。在今年以前最多的是2014 年,共有61 天,剛好兩個月,然而今年卻有77 天, 超過兩個月。我相信大家在參加台電的節能比賽時應該難以達到目標,因爲真的太熱了,熱到你不開冷氣不行。

第四個特性是颱風多,但其實也不算多,是感覺多。七月第一個颱風形成之後,九月的颱風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重創花東還有南部,我想這是今年氣候的特性。

在未來幾天,天氣相對會比較熱,是晚來的秋老虎,10 月份溫度還蠻高的。這是今年氣候異常的一個特性,因爲今年氣候在該冷的時候過冷、熱的時候熱太久、颱風來的時候雨也特別多。所以今年很多的農產品、農作物都非常異常,因爲氣候亂了序, 導致農作物的產量大減,農民深受其害。

「極端氣候」已成常態

問: 謝謝賈博士的分析,回顧今年真是太可怕,不僅冷到下雪,春雨偏多造成災害,更不用說高溫,熱到竟然有77 天是35 度以上的高溫,以至於我們要不斷地開冷氣,到現在也都沒辦法把夏天的衣服收起來。請汪老師分析,難道這樣特別的天氣型態只有今年才有嗎?

汪中和: 不會!這樣的天氣型態已經變成常態,這是我們未來要去面對的一個正常的情況,剛剛賈博士說了,我們今年的天氣真的很極端,除了極冷、極熱過去很少見以外,另外今年下雨的天數、雨量很多,降雨的強度也是非常強的。

像今年夏天在台南,一個小時的降雨量可以達250 毫米,這都是打破紀錄,而屏東的林邊的降雨量一天最高可超過1200 毫米, 這幾乎是她整整半年的雨量,卻在一天內下完了。

「未來3 個月」難預測

這樣的極端在過去很少見,過去降雨一小時要超過100 毫米都很困難,可是今年卻很容易。因此對我們來說,溫度、颱風、豪大雨,恐怕都是我們以後在面對氣候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性時,要好好因應、適應與調整的。

問: 經過兩位專家的分析,大家可以了解到,全球暖化不在別的國家,無論是強降雨、颱風或是高溫,都已經發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了,是我們可以親身經歷到的狀況,而且已經是看到數據才發現很可怕。想請問賈博士以長期預報經驗來說,這些極端氣候現象是可以預期的嗎?

賈新興: 短期的氣候預報大概為未來3 個月的氣候平均特性, 也就是未來3 個月的溫度是偏熱還是偏冷?降雨偏多還是偏少? 這是一個氣候預報的趨勢,舉例說今年年初的寒害低溫事件,我們事後觀察,這樣的天氣現象大概可以在10 天前預測到,氣溫可能將在某幾天明顯降低,但是沒辦法掌握到像是低到4 度的準確極端值。

另外,今年颱風生成時間比較晚,7 月才發生第一個颱風,而8、9 月颱風則特別多。這樣的氣候特性也可以在一些跡象中看出,4 月底的時候我們公司有一個「短期氣候發布」記者會,當時我有提到伴隨著較強聖嬰現象的減弱,今年颱風相對形成的時間會比較晚,所以這個在某一些比較強的氣候趨勢之下,確實是比較容易掌握。

我要特別跟大家說明,氣候預報沒辦法告訴大家未來3 個月何時會很冷、冷到幾度,但可以告訴大家未來3 個月的溫度可能會有比較接近冬天的感覺。

問:剛剛談到,大家要對氣象預報有一個概念:即使是算命師,也不可能預測未來三個月的天氣。不過現在伴隨著全球暖化跟高溫,天氣型態的變化跟速度都亂了套,預測的難度就增加了很多。所謂「天有不測風雲」,這樣的「不測」, 我們的天氣風險公司跟氣象局感受最深。

天有不測風雲

賈新興:舉例說,今年的氣候特性有一個現象比較深一些。當這個氣候的驅動力比較明顯、比較強的時候,它的影響、現象就會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能掌握到趨勢。所以,我們在四月的時候就大概判定了可能的形態,颱風會生成的比較晚。像這是可以掌握的,但是詳細的情況我們比較無能為力。

到了八、九月的時候,整個西北太平洋熱鬧哄哄,八月形成七個颱風、九月又來了七個,兩個月共有14 個颱風。這在預測的當下,其實我們無法掌握到。這也告訴我們,第一、科學上的認知還是需要很大的突破;第二、近年颱風的生成正在極端的變化。

去年每一個月都有颱風形成, 非常特別,破了紀錄;可是在2014 年的八月份,卻沒有半個颱風形成,也是史無前例。

問:怎麼每一年都在破紀錄啊?

一個月冒出七個颱風

賈新興:對!由此可以看到, 氣候變化相當極端。2014 年的八月,沒有半個颱風形成,只有一個颱風從遠方來到西北太平洋地區。但是2015 年的八月,每個月都有颱風形成;而今年的八月,一下子冒出七個颱風,而且這些颱風對台灣的影響也相對較大。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天氣的變化、變動度非常大,無跡可尋。有些動態,我們現在確實還是無法在事前有效掌握。

問:換而言之,即使氣象設備精良,但我們還是要在大自然面前謙卑。我們還是不知道明天會如何,會有甚麼不測風雲。不曉得汪老師是否有同感?

溫度影響颱風形成

汪中和: 是的,主要就是氣候暖化以後,從大氣到海洋、甚至是地殼的溫度分佈,都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像剛才賈博士提到,颱風的形成就是個特例。在台灣,颱風的形成在短時間內變化如此極端,而它難以掌握的原因,就是因為海洋的溫度分佈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它的參數變化很大,跟過去完全不同,所以我們完全不能掌握它帶出的結果。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趨勢,但是我們無法掌握它真正發生的結果。這是我們現今科技的一個盲點,需要我們努力去突破。

所有我們周圍的條件都改變了。比如說像海洋,今年前半年西太平洋的海溫非常的低,而海洋溫度是生成颱風的一個基本條件。海岸溫度一定要在攝氏28 度以上,才會開始形成比較熱的蒸發作用,繼而形成低氣壓。

溫度變化超乎想像

之後,還要看側風強不強,才能決定這低氣壓能否形成輕度颱風。然而,現在從東太平洋到西太平洋,溫度分佈的變化也超過了我們過去的想像。

像以前聖嬰現象的時候,高溫都是在東太平洋,所以那邊的颱風熱鬧的不得了。可是等到下半年以後,所有熱能都移到西太平洋來了,我們這邊一下子就變的非常澎湃。所以就如剛才所說, 七到十月就形成了22 個颱風。前面非常的寧靜,到了後半段, 卻是這麼活躍,非常極端。這就是全球暖化帶來的一個特徵,也就是我們現在研究最難掌握、最令人頭痛的一個課題。

問:剛才汪老師提到,全球暖化帶來的特徵很難掌握,那請問賈博士以您的研究來說,挑戰又是甚麼?

環境不同有待突破

賈新興:確實,因為以前的科學研究是在比較冷的條件下進行,就像汪老師所說,有些參數跟以往不太一樣。而我們在科學上對這個變動度的理解還需要再突破,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大自然的現象和氣候特性都不一樣了,如果要使用過去的參數, 就必須再作調整,但這樣的調整,我們現時還是無法及時反應。

雖然科學家告訴我們,面對暖化的情況下,極端事件的頻率會增加。但增加到怎樣的程度,我們還不能定量推估,這也是困難點之一。在暖化的背景之下,我們身邊是一個跟以往不同,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

問:沒錯,我們以前常把很多的責任歸咎於中央氣象局。放假也好,不放假也罷,到最後都把你們當作代罪羔羊。事實上,很多情況的變化,不是以現在的科技和理解就能掌握。畢竟每一個颱風都不一樣,對吧?

賈新興:對!雖然以現在颱風預報的科技能力,能預估颱風一天後的位置。預報的平均的預報誤差在100 公里以下,大約是90 公里左右,其實也很厲害了。但是舉個例子,如果預測颱風在花蓮登陸,結果它卻從台灣的東北角外海掠過,沒有登陸。

這樣的誤差大約是100 公里左右,但民眾可能無法接受,就罵翻了。所以,我們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溝通一下:科技的能力大概就是到此為止。24 小時的預估誤差就會在100 公里以內(已經是從花蓮快到台東了),但是我們決策的需求,其實遠小於這個精準度。

科技有限 承擔風險

我們勢必在這種情況之下,承擔一些風險、不確定性。氣象預報中我們要做評估,科技的誤差就到100 公里以下,但我們要做進一步的分析評估,為不同的風險作考量。當然,在民眾以及政府在參考氣象資訊、在決策的時候,也要了解這個資訊本身的科學限度,它的不確定性,而他們也因此需要承擔風險。

最好的方案就是,每一個環節都承擔它各自的風險。以比較正向的方面來講,大家在做最後決策的過程中,都應該勇敢承擔責任。本來天氣預報就存在著不確定性,氣象局在做氣象評估的時候也是冒著風險。

當科學能力宣告它極限的時候,我們要針對每一個鄉鎮做預報,就只能承擔風險。政府首長在做決策的時候,也在承擔風險。每個人都應該勇於承擔他所面對的風險,而不是推卸責任。

問:賈博士講的很重要,在此我再補充一點,民眾應該要多一點寬容。畢竟天氣不是我們管的,也不是氣象局在管,而是上帝在掌管。出現了這些氣象,其實我們應該要更謙卑、更寬容, 盡量去做最大的準備,把損失減到最小。

面對大自然要謙卑

汪中和:是的!科學都有它的極限和不足,雖然說我們需要去改進,可是這是我們面對的現實,以台灣來說,不管任何的天災,例如颱風,我們考量的不只是風速,其實還要考量它的雨量,更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做最壞的打算,也許最後的情況不是最壞,但你一定要從最壞的地方去準備。

而且從國家的建設、人民的生命財產來說,安全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不管是政府在做決策,我們民眾在看政府做決策所帶出來的結果,剛剛主持人講的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的好,我們都必須用寬容的態度來看待。

如果說最壞的情況出現了, 我們只好去面對,如果不是最壞的情況,我們還要心存感謝和感恩,這是我覺得面對現在天氣變化、看遍了氣候暖化所帶來的這種極端天氣,我們應該有的基本態度。

問:我想大家應該記得當初因為氣象局說颱風要來了大家很緊張,然後山上整個村就遷村,結果遷村後也沒什麼災害,政府就挨罵了,那萬一真的發生了災難呢?民眾希望如此嗎?

所以民眾在配合這樣一個大環境的情況下,包括氣象局、政府跟民眾,可能都要學習一個謙卑的功課,在大自然這麼大的破壞力跟影響力之下,我們小小的人類要苟活於世,還真是需要有很多的因應跟風險評估與控管方面。

請教一下賈博士,以颱風來說,最近侵襲台灣的颱風造成東南部的災情,也影響農作物的生產,它的破壞跟影響非常的大, 這樣的情況,事前的評估是如何進行?還是說颱風快到了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尼伯特捉摸不定

賈新興:今年幾個預測變動比較大的颱風,我想是7 月初侵襲台灣的尼伯特,尼伯特原先各國預測都是在台灣比較偏南往花東的地方登陸,後來它卻比較影響北部,之後又慢慢南下,最後在台東登陸,所以尼伯特的預測我們開玩笑說就像是雨天開車的雨刷一樣,一會兒往南邊一會兒往北邊,就這樣刷刷刷,這確實是尼伯特颱風它的特性。

但是後面幾個颱風預報的一致性其實還算蠻高的,像是梅姬颱風,或是剛過去的海馬颱風,原先雖然說好像會朝台灣而來,但是到3 天左右的預報趨勢其實就可以蠻一致的看出來,海馬颱風就順著往西邊走,繞到廣東深圳在繞上來,所以今年颱風的預測大概就屬尼伯特的變化比較大。

問:但是它這個的變化其實是有客觀環境的影響?

隨時更新預報資訊

賈新興:基本上是跟天氣預報的特性有關,天氣預報這個系統它是比較偏渾沌(chaos)特性, 新的觀測資料進來的時候,它會影響模式預測的結果,尼伯特颱風這個現象非常明顯,我們在做預測時,當我們看到這種所謂雨刷式的預報,民眾的觀感、感受真的會不好,你跟我說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可是這就是氣象的特性。

也就是說請大家要隨時留意天氣預報的資訊,你要隨時更新它的資料,不要停留在新聞、電視、電子媒體的報導,因為他們的資料可能都沒有更新,所以不要接收落後的資訊,接收落後資訊這在天氣預報上是非常嚴重的。

問:最後請教一下汪老師,颱風其實是台灣不可抗拒的宿命, 不管是這個月沒來,或是每個月只來1 個,也可能1 個月來7 個, 所以防颱都是不可少的準備,是嗎?

風力與降雨超越以往

汪中和:一點都不錯,颱風是我們台灣必須要跟它在一起共生的天然災害,但是現在颱風有個特性,第一個就是剛剛賈博士說的,在路徑的預報上最近有一些難度,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隨時更新資訊,第二個颱風現在的風力跟降雨帶來的強度都超過過去,像今年的莫蘭蒂颱風每小時的最高風速可以達到230 公里,這在我們台灣過去是非常少見的。

不講莫蘭蒂好了,剛剛提到的尼伯特,尼伯特登陸台東的時候,它的風力都已經是17 級以上,1 秒鐘都超過51 公尺的風速,所以這樣的風速我們任何一個防災的尺度都是相當的困難, 更不要說去年在東太平洋發生的派翠西亞颱風,它的風速每一小時是達到325 公里,這是在東太平洋,可是有一天我們西太平洋也會碰到,因為海燕颱風它每小時的最高風速是315 公里。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很難想像說我們台灣有多少房子可以承受?所以這種風雨,還有我們剛剛說這種降雨,都是我們將來要去面對的很可怕的自然災禍, 所以我們絕對不要輕忽也不要大意,一定要做好防範。

問:最後請兩位給我們大家一點提醒,對政府、民間的提醒, 也就是說在一個全球高溫台灣躲不掉的狀況下,我們政府及民間該怎麼做?

賈新興:面對全球暖化、劇烈的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情況下,第一個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這很重要,第二個我們面對極端天氣的時候,接收正確的資訊來源,隨時更新你的資訊來源,這個在防災上面非常非常重要。

提高警覺加強建設

汪中和:我就接著賈博士所說,政府在這方面扮演的角色非常的重要,它的決策要非常的快、目標要非常的清楚,還有它的重點要掌握得非常得好,賈博士剛剛說,今天我們在防災、氣候的掌握做得好,是因為政府在過去能夠大量的投資,我覺得基礎建設是政府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

至於民眾在這方面一定要提高警覺,因為我們面對的環境、條件跟過去已經完全不一樣,所以只能夠希望我們大家多做一點( 準備),而不要少做一點。

主持人:汪老師最後這句話很重要,「多做一點,而不要少做一點」,寧願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才能夠降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