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在漁船Naham 3號事件學習的功課(彭蕙仙)

彭蕙仙 2016/10/27 15:04 點閱 1593 次

遭到索馬利亞海盗綁架並囚禁將近5年的台灣漁船Naham 3號輪機長沈瑞章,26日終於平安返抵國門。當他在機場大廳看到前來迎接的Naham 3號已故船長鍾徽德的兒子鍾明才時,沈瑞章立刻淚崩下跪,為自己沒能將鍾船長的遺體帶回台灣,不斷道歉;同一時間,鍾明才也下跪,哭泣著感謝沈瑞章在異鄉安葬了他的父親。

這一刻,2個重重跪下的身影、2個男人的眼淚、2個世代的患難交心,交織成讓人深深感動的人間恩情;而這樣的澎湃、這樣的真摰,實在是台灣久違的溫暖情懷。

我漁民無處可去

Naham 3號與沈瑞章的故事,連日來,媒體已鉅細靡遺的報導了不少。外界比較關注事件發生過程中的衝突與刺激的情節,例如,沈瑞章的妻子楊秀慧不滿政府態度消極,沒有全力搶救遭綁架的人質;政府則指責Naham 3號明知該區是危險海域,卻還要前往,導致最後出事,政府有各種顧慮,實在很難伸出援手等等。

其實,雙方各有立場,所持觀點也都各有道理。但若非近海漁穫有限,漁民又何必涉險跑到那麼遠的漁場?政府在指責漁民不該到危險海域的當下,是否想過台灣漁民艱難的處境?特別是南海有菲律賓和越南虎視眈眈;日本在東海、釣魚台海域對台灣漁船並不友善,台灣漁民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政府不及海協會有心

此外,不同陣營的政治人物也插花其間,更升高了對立的局面,如大陸國台辦指出台灣陸委會沒有積極配合,藍委指責急著向家屬討機票錢的民進黨政府太過冷血等等。不論政府是不是有難言之隱,因而在營救過程中缺席,但是看到大陸海協會副祕書長王小兵多次到南台灣親訪鍾徽德與沈瑞章家屬,慰問並研商營救之道,甚至在人質確定獲釋後,特地飛往肯亞,一路陪同沈瑞章等人到廣州。

這份用心,台灣的相關官員確實就遠遠不及。或許營救問題確實太複雜,但是在過去將近5年的時間裡,探望、安慰家屬;及至到機場迎接受難者、表達政府的關心,這會很難做到嗎?有心無心罷了。

談判考驗護漁決心

如今Naham 3號事件初步落幕,政府除了不斷辯解為何急著催討機票錢、警告漁民不要到危險地區捕魚外,更應該積極地為台灣漁民爭取更多空間與權益。在Naham 3號事件後,即將在10月31日舉行的「台日海洋事物合作對話」(漁業談判),正考驗民進黨政府護漁的決心與能力;全民當然會高度關注。

而這整個事作中,台籍工作人員裡,唯一倖存的沈瑞章以其堅強的求生意志與寬厚的人格高度,寫出了故事的另一個面向。在索馬利亞海盗的手上,生死未卜的沈瑞章,起初面對有機會被營救時,他說自己已經60多歲了,其他船員才20來歲,人生還長,所以要救的話,請先救他們。

一念之間,沈瑞章保住了20多條人命,因為按照海盗的慣性,一旦有人質先獲救,其餘人質將被處決。回到台灣,沈瑞章4度向營救者下跪,表達最深最重的感謝;又以倖存者的身份向罹難船長的家人下跪,因為他回來了,但是鍾船長卻永遠無法回家…

在Naham 3號事件裡,有必須嚴肅處理的問題,也有見證人性光輝的時刻。在理性與感性中,但願台灣人都能在這寶貴的生命之課,有所學習、有所成長,一起走過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