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體罰遇瓶頸 立委:健全協助機制

鄭羿菲 2016/10/19 17:02 點閱 10003 次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認為,教育推動零體法需要更多政府的施政與措施作為後盾,如培訓、輔助等。(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認為,教育推動零體法需要更多政府的施政與措施作為後盾,如培訓、輔助等。(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國中小學生嚴重體罰現象,10年後竟還存在學校中!人本教育基金會指出,教育體罰率雖已降至2、3成,但零體罰的推動已遇瓶頸。民進黨立委吳思瑤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教育部行政規章中認可的管教方式,如站立反省等,恐成部分教師體罰的藉口,將要求檢討、刪除。」時力立委高潞•以用則建議,「教育部應落實、規劃協助管教的政策,如專業輔助管教等。」

2016年全國的國小生有27.8%受到體罰,而年紀稍長的國中生則升高到35.4%,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調查,雖然從1999年國中小生有超過8成的孩子受到體罰,在2011年降到最低國小生19.7%、國中生29.4%的比例,但零體罰的推動已遇上瓶頸,這幾年的調查數據都有持續提升比例現象。

10年來僅立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19日在「2016校園體罰」調查記者會上表示,調查基準是以非常狹義、教育部明訂禁止的體罰,如罰站超過1小時、持續做某種特定動作等4種行為,但在2006年修法公布《教育基本法》已確保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行為,造成身心所受到的侵害,但過了10年,卻仍存在教師傷害孩子的體罰式管教,未來10年政府能否拿出明確的做法?

「教師輔導與管教注意事項中,還繼續容許教師施行一般管教措施,包括口頭糾正等17項方式,會進一步讓教師誤以為能體罰,或以正當項目為藉口擴大解釋。」吳思瑤說,屬於教育部行政規章的輔導管教事項,其實教育部就能內部刪除,未來在立法院會進一步要求教育部刪除。她認為,「教育需要的是零體罰,而不是教育部所說的已減少很多。」

健全輔助制度

高潞•以用建議,可以瑞典為參考對象,在全面性降低體罰的措施中,還需要許多政府的福利網作為教師管教零體罰的後盾,如師資觀念培訓、無法管教的孩子有專業人員輔助、教師在職進修等,這是體罰率要再繼續往下降低,政府避無可避的責任,而不是完全將實施的責任推給教師。

台南國中教師林柏寬認同的說,「在基層教育現場,會使用體罰管教的教師已不多了,一方面部分教師已對學生灰心而不想管教,一方面教師們在教學上也有進步,會從其他的角度處理突發問題,」刪除表列的管教方式,對實施體罰的教師確實有其嚇阻作用,但生硬強調也會有管教上的不便,更有效的方式是在師資培訓的過程中,明確地提供什麼方式可有助於管教學生。

「從家長經常尋找非學校的機構、民意代表申訴,就可清楚看見教育部做調查時,無法獲得確實的體罰數據,這是教育部要面對的真相。」綠委張廖萬堅說,教學現場不乏認真的教師,但在溝通、禁止、管理上,確實應該繼續推動零體罰的共識,並提供必要的輔導方式,正面管教的方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