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週休二日或一例一休的爭議太過複雜,其中又和什麼七天國定假日、每週四十小時工時、休假、加班費等糾纏不清,社會上真的沒幾個勞工能完全搞得懂,而這些都和勞工切身權益相關,難怪會出現不安與反彈的聲音。
這問題本來是該由市場決定, 且可由勞資雙方共同協議的事, 只因景氣太差,勞資爭食各有堅持,只好由政府與勞團越俎代庖。
政府勞團逕行拍板
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企業與勞工,各行各業間也各有各的競爭,也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與經營方式,政府不問企業經營條件,能否承受愈形增多的成本,一昧訂定嚴苛的法令規章, 休假即其一例。
假該怎麼放?政府卻逕行拍板定案。勞團也是妙,不向勞工廣為宣導,也不問問各層面勞工意見,卻真以為自己可以代表廣大勞動階層發聲,甚至於無限上綱做出各種非理性抗爭舉動。
看見立法院審議「一例一休」法案,場面混亂,程序粗糙, 為勞工爭權益說得好聽,其實都是為一黨之私吧!這些立委竟然前後角色錯亂,否定自己過去所堅持的立場。如此還能稱為「轉型正義」嗎?
恐淪休假無薪族
無論是週休二日或一例一休,都難一體適用於所有企業與勞工,兩方都必須從大處著眼, 才能平衡得與失。任何企業,無論大小,都要求生存也要求發展,任何一位勞工也都希望工作有保障,能有晉升與加薪的機會。所以勞資本該有一致追求目標,共同打拚的願景才是。
台灣社會曾經有過經濟榮景, 那時候的企業家賺大錢也捨得給,照顧員工的福利可說是無微不至,所以大家也都同心合力賣命工作,何嘗聽聞過有什麼勞資糾紛,又哪須勞動政府訂定什麼最低薪資與每週工作時數?
現在好了,有了勞基法,最低薪資與每週工作時數也有了保障,大家卻碰到經濟景氣低迷領低薪,勞資之間就只計較這些,為該週休二日或一例一休吵個沒完,完全失去對外競爭的雄心壯志。
殊不知,愈吵愈窮,再吵下去,不僅把台灣多少年來辛苦打拚的老本全耗光,勞工們更可能淪為天天休假的無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