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台灣鯛 不能只給止痛藥 (李武忠)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6/09/29 11:03 點閱 1464 次
這些年來中國政府積極透過羅非魚育種改良,加強養殖管理並協助業者取得相關國際認證(ASC等),已經大幅縮短與台灣的差距。(photo by 網路截圖)
這些年來中國政府積極透過羅非魚育種改良,加強養殖管理並協助業者取得相關國際認證(ASC等),已經大幅縮短與台灣的差距。(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鯛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相當重要的養殖魚種,也曾經是政府力捧的旗艦產業。然而,近來國內養殖之台灣鯛再度傳出外銷訂單急凍,每台斤收購價也從去年的32元下滑到僅19元,不敷成本,許多養殖戶望著滿池賣不出去的魚興嘆,希望政府能伸出援手幫他們度過難關。

短期內政府可以透過加強國內促銷、補貼等方式幫養殖戶暫度難關,但是從長遠觀點產業來看,該因應挑戰穩定發展下去才是正解,不能老是靠吃止痛藥緩解病痛,讓產業落入惡性循環。

養殖技術門檻低

國內養殖台灣鯛(改良型吳郭魚)每年產量達約7萬公噸,以外銷為主,過去台灣在育種、養殖技術、加工等具有優勢也曾高居美國進口吳郭魚首位。但因為養殖吳郭魚技術進入門檻低加以具全球消費市場,使得中國、印尼、越南、巴西等國家,挾其豐沛水土資源與低價勞動成本大量投入吳郭魚養殖,規模產量更勝於台灣,對台灣養殖台灣鯛產業造成威脅。

儘管台灣養殖在品種、品質上較與其他國家具競爭優勢,但是這些年來中國政府積極透過羅非魚育種改良,加強養殖管理並協助業者取得相關國際認證(ASC等),已經大幅縮短與台灣的差距,甚至還將技術輸出到東南亞及非洲(包括種苗、飼料、加工等)。不過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羅非魚去年也被驗出不當藥物殘留。

巴沙魚取而代之

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尤其越南大量養殖的巴沙魚無論在養殖難度、產量、生產成本以及國際市場價格等方面,都較吳郭魚更具優勢,尤其加工後成品無肌間細刺普受消費者歡迎,越南每年出口量高達110萬公噸,其中美國市場佔20.16%,歐盟佔18.22%,中國佔10.30%;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將進一步降低巴沙魚進口關稅,使得該魚在歐盟市場市售價格將更親民更具競爭力。

目前巴沙魚在歐美市場已經逐漸取代了吳郭魚的地位,成為這些市場的主要進口產品之一,更被專家視為最有可能取代吳郭魚全球霸主地位的一尾魚,對吳郭魚養殖產業造成極大的競爭壓力。

國內養殖台灣鯛產業面對對手與其他魚種的強力競爭以及主要進口市場食安檢驗日益嚴苛的多重挑戰下,要持續生存發展建議應朝向:

重新調整開發資源

1.重新調整資源分配:這些年為配合ECFA政治宣傳,漁政機關將經費、人力、科研等多投注在石斑魚以及觀賞魚身上,對其他重要養殖產業如虱目魚、台灣鯛、對蝦等造成排擠效果,許多產業等不到政府關注;因此未來應該針對各產業發展需求及前景重新對資源做合理分配。

2.加強食安把關:配合全球消費者對食安的重視,應該透過台灣鯛協會制定養殖業者自律公約,養殖過程包括飼料添加以及用藥,均應嚴格遵守水產用藥使用規範,廠商、加工廠、貿易商在採購台灣鯛時亦應要求出具衛生安全檢驗合格證明,以多重把關來維持台灣鯛的競爭優勢。

  1. 進行全魚開發利用:鑑於目前外銷美國台灣鯛以條凍(整尾)為主利潤相當微薄,不妨針對台灣鯛進行全方位開發利用。例如魚鱗可以提取膠原蛋白;魚腦可以提取腦活素、腦蛋白;魚頭軟骨可提取硫酸軟骨素;魚腸、魚胃、魚乾等內臟可提取各類蛋白酶;這些可用在生物製藥與營養保健食品和飲料領域;還有魚骨、魚骨酥、冰淇淋等休閒食品等等,提高整尾魚的利用價值。

從台灣鯛、虱目魚、石斑魚教訓,政府在輔導養殖漁業發展應回歸市場機制,不能再由政治凌駕專業,而未來農漁業推動新南向政策也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