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烏托邦式的完美社會真的存在? (20160919 新科學人)

邱慕天 2016/09/19 18:57 點閱 985 次

《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
曾經有一個太平洋的島國,54個城邦由開化文明的官員以理性治理,並以一位被推舉出的終身國王為首。戰爭不常發生,即使作戰,打勝了也會留敵活口而不屠戮。這個地方,就是北方文藝復興大儒聖湯馬斯‧摩爾筆下的《烏托邦》。

後世學人500年來爭辯著摩爾是帶著企盼,或是犬儒的想法刻劃這樣一個地方;但歷史已然說明,大型社會通常是靠脅迫與強制,而非百姓自由結社的意志形成。
唯一的例外,是公元前2600年至 1900 年這段的印度河文明。這一個在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交界占地80萬平方公里的文明故址,直到1920年代才被考古學家發現。

本期《新科學人》報導,這個由超過1000個村落組成的古代社會,儘管發展了阿拉伯海上的旺盛出口貿易(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亞伯拉罕同時期的吾珥,探勘到出自該印度文明的同期器物),以及傲視未來的進步大都會(有汙水處理系統、廁所、像是「大澡堂」的砌磚水箱),精秤珠寶玉石的磅秤也側面凸顯其高端的財富經濟,但整個文明卻獨缺一種基本設定:

武力。

考古學家在這個古印度文明找不到戰馬,城牆也不加固,金碧輝煌的皇宮殿宇毫不存在;大戶和窮人家的房子基本分不太出來;挖出來的骨骸顯示他們吃的都是一樣的食物。至於刀、槍、弓箭這些器械的存在,似乎也只能說明他們常在打獵。另外,他們不蓄奴。

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高效中央政府的存在,使這個文明如此和平而偉大。這難道就是地球上真實存在過的烏托邦嗎?古陶刻繪畫中顯示著整個社會的領導象徵,是一位蓄大鬍子、批半肩袈裟的冥思老者。人們稱他為「祭司-君王」。

然而這個如《啟示錄》聖城般的烏托邦為何在700年後消失?學者們研判,瘧疾肆虐、氣候變遷(公元前2100年時季風減弱、河道變化引發水災)喜馬拉雅板塊運動導致的大地震,還有中亞民族的南犯,都是這段文明走向衰退的部分原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許這樣的文明終究是太和平及與世無爭了,本是人類歷史上不配有的存在。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3130910-200-indus-the-only-great-civilisation-ever-to-survive-without-war/